新闻中心

News

你以为的“安全性行为” 是不是真的安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2-17 00:00:00

Q:哪些人需要关于安全性行为的教育?

所有处于性活跃期的个体都需要这项教育。一项权威医学杂志述评中提到:经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占当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人数的95%,其中,异性性行为占67%,男男性行为占28%。需要注意的是,青年学生和老年人不应该成为被性教育忽略的群体。


Q:为什么要和孩子普及性教育?

几乎所有的医学研究结论都是一致的,开始性教育越晚,孩子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风险就越高。针对孩子的性教育越早,就越能够保护青年学生免受HIV感染的风险。


Q:为什么要关注老年群体?

老年人的性需求可能被忽视或者比较隐匿,部分老年人认为已经不会怀孕或者“使人怀孕”,所以没有戴安全套,这是感染HIV的原因之一。他们可能不清楚避孕套还可以防止HIV的传播。


Q:怎样才算是安全的性行为?

个人性行为遵守ABC原则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就是节欲(Abstinence)、忠诚(Be faithful)和使用安全套(Condom)来预防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具体来讲就是:未成年人不要发生性行为,青少年要尽可能延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夫妻双方或者性伙伴双方要互相忠诚,尽量不与对方外的第三者发生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要使用安全套,特别是与夫妻或固定性伴外的第三方发生性行为,每次都要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

防艾宣传有一句很经典的话:When you sleep with someone,you also sleep with his past。安全性行为,不仅对于预防艾滋病有效,对于预防其他的性途径传播疾病(比如乙肝、丙肝、梅毒等)同样有效。

协和医护温馨提醒,除了安全套这种屏障性方法之外的其他避孕措施,均没有预防HIV传播的有效方法。一旦在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发生破损或脱落,你以为的安全性行为,立刻就变成“不安全的性行为”。

下面向大家介绍在既往研究中,特定性行为中的“单次暴露概率”的估计值。

from clipboard

我们必须明白,这样的行为重复的次数增加,感染的风险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就像抛硬币,我们以抛中背面为约定为“被感染”,仅仅抛一次我们的确可能躲过了抛中背面的风险,抛了10次都没有抛中“背面”,这个可能就非常低了。


Q:仅仅一次“放纵”,需要做HIV检测吗?

需要!需要!需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有一半以上的HIV感染者均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顺便”发现感染HIV的,发现的越晚,并发症就越多,治疗的难度也越大。你不知道和你“浓情蜜意”的对手是不是有HIV感染,有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一旦发生了高危性行为(主要指没有全程带安全套的性行为),不要有侥幸心理,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做检测才是正途。


Q:发生高危性行为,有没有补救措施?效果如何?

高危性行为发生的72小时以内还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即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

北京协和医院是北京4家PEP门诊之一(电话:010-69155086),另外三家分别是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和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302医院)。数据统计显示,完成全程28天服药且进行HIV检测的人群中,HIV阳转率(最终检测为HIV感染)为0.04%。

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我们一起愉快地复习了“防艾宝典”。每一个普通人首先要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取自我防范措施。早检测早发现疾病,尽早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和态度,让我们共同保护好自己和家庭,助力艾滋病防治。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