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承载着教育后代、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而优良的家风家教更是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撑。身为医二代,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陈怡深深感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她成长的深远影响。
奋斗
陈怡的父亲陈小友是温岭市一院耳鼻咽喉科老主任,担任科室副主任、主任长达20多年。他见证并参与了耳鼻咽喉科的发展:从70年代设立科室床位,到建设病区,再增设床位至25张。“老一辈都是奋斗出来的。”在陈怡眼里,陈小友工作总是很忙,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在家里吃过晚饭,陈小友也要习惯性的去病房里转转,由于医院人手不够,陈小友还经常在医院值班,有时隔一天就要值一个24小时的班。
父亲的言行举止深深地烙印在陈怡心中。他勤劳节俭,无论身处何地,都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用实际行动为她树立了榜样。父亲身上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让陈怡深受启发,并在心中埋下了传承家风的种子。
好学
今年78岁了,陈小友也没有闲着,退休后接受医院返聘,至今仍在临床一线工作。“当医生要有信念,学医很辛苦,这份职业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可以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特别是解决了一些疑难杂症,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在陈小友看来,当了医生,这意味着一辈子都要学习,“医学发展太快,一年不学可以应付,两年不学就要掉队,三年不学就荒废了。”陈怡还记得,父亲到了五六十岁,还喜欢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看书、学习。“做人,要站得稳、立得住,要务实、要脚踏实地。”家风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父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陈怡。如今的陈怡将家风融入工作,也在为建设健康温岭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
“很多人都说,我跟我父亲长得很像。”在陈怡眼中,父亲既是严师,也是益友。闲暇时间,父女俩会坐下来,谈谈工作方面的事。
“当一名好医生,要有仁心、爱心、恒心、事业心。”陈小友说,如果只是将医生当成职业,这是走不远的,需要当成事业不断去专研、去创新,“要懂得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冒风险、敢于去创新,要千方百计想着为患者解除病痛。”
“病人的口碑、信任度,都是慢慢建立起来。”在临床一线工作50多年,陈小友治愈过、照顾过的患者不计其数。至今,还有患者慕名前来,指定找他治疗。
工作后,陈怡也逐渐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医生,做事更加细致、务实,收获了许多忠实患者的喜爱。在陈怡心里,家风的力量就是她奋进事业路上的坚实后盾,当她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这股力量让她更加坚定和自信。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可以将家风的力量传递给更多身边的医护人员,让“医者仁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