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慢性疼痛不再是症状,而是一种病

作者: 林宪法主任医师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04 16:30:12

2023年10月16日是世界镇痛日。16日-23日号是中国镇痛周,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

什么是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 Chronic pai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能由组织损伤、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表现为一种急性疾病或一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疗时间,或疼痛缓解后间隔数月或数年复发或反复发作,通常表现为超过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伴有心理焦虑、抑郁、失眠、功能碍等。《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2020)》数据显示:中国(慢性)疼痛患者远超3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万至2000万的速度增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报告还显示,中国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足60%,多数人选择在忍耐中度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80%正在承受着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慢性疼痛?科学研究表明,主要是神经系统发生了变化。

正常情况下,疼痛起着保护人体的作用。如我们不小心手碰到了滚烫的开水,手会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迅速弹开,疼痛信号沿着神经传递到大脑,避免我们再次触碰。但对一些如带状疱疹、糖尿病或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而言,他们患病处周围神经系统发生了变化。神经一直在接受“手触碰开水”的信号,使疼痛神经元在不该放电的时候放电。还有一些慢性疼痛患者甚至连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术后患者只是轻轻触摸远离手术伤口的皮肤,也会感到疼痛,这叫中枢敏化,大脑将那些原本普通的感觉信号误读为疼痛。这使得他们时刻受到疼痛的折磨。

慢性疼痛要做哪些检查

因为慢性疼痛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情况做全面了解,包括患者精神状态、心率、体温 血压等,结合疼痛评估,所以临床上首先是进行一些基本的检查,如体格检查,然后针对疼痛相关部位展开重点检查。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实验室检查血生化、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帮助确定患者有无其他基础疾病, 2.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X线、B超、PEC-CT检查等。用于寻找疼痛病因,帮助判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疼痛。3.其他检查,如肌电图、脑电图、活检等等。4.心理评估:慢性疼痛患者,建议进行心理评估,尤其是找不到病理性改变时,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等

 

慢性疼痛的危害

慢性疼痛降低生活质量,经常痛导致睡眠不好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饮食异常,容易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甚至心理精神疾病慢性疼痛还会影响工作能力、劳动能力。同时会伴随其他疾病,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诱发各种并发症等问题,加重患者的负担,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另外慢性疼痛也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一般来说老百姓哪疼就去哪个科室看,是这样划分的吗?

我们一般根据疼痛部位和病因划分,就诊于相应的科室。

首先按疼痛部位分,如头痛就诊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胸痛就诊于胸外科、疼痛科、康复科,腰痛就诊于疼痛科、骨科、康复科等。

按疼痛病因分,如因癌症引起的应就诊于肿瘤科,中重度癌痛也可以就诊于疼痛科;因神经受损引起的应就诊于神经内科和疼痛科,因高血压引起的应就诊于心血管内科等。

此外,当诊断不确定或治疗无效时可转至多学科门诊,当查不出明确病理性疾病或表现为重度抑郁症、焦虑障碍或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可以到精神科就诊。


我们经常听人说什么骨头疼,内脏疼,那慢性疼痛也有分类吗?是怎么分类的呀?

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把慢性疼痛分为7种。

1慢性原发性疼痛:指因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原因共同引起的内脏、肌肉、骨骼、头部等一个或多个部位疼痛

2慢性癌痛(癌症疼痛):定义为癌症或治疗癌症而产生相关的器官、肌肉骨骼、或骨质变异所造成的疼痛。

3慢性创伤后疼痛:受伤或手术后发生,持续3个月的疼痛,感染性或既有疾病所产生者不包括在内。

4慢性神经性疼痛:因身体感觉神经系统受损或疾病导致的慢性疼痛

5慢性头痛和口腔颜面疼痛:源自头部或口腔颜面的疼痛,在3个月内持续发生的时间占有50%,或者更长。

6慢性内脏性疼痛:因明确的内脏疾病引起,表现为头颈部、胸腔和盆腔内脏器官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7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因躯体疾病导致骨骼、肌肉、肌腱或相关软组织受损,而引起的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预防慢性疼痛提倡:早治疗首先要坚持足够的疗程,因为慢性疼痛的病因复杂首先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二是要控制好急性疼痛防止急性疼痛发展为慢性疼痛,三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如颈椎腰椎疾病四是要保持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张、焦虑、抑郁保证良好的睡眠。

慢性疼痛的治疗具有疗程长的特点,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进行疼痛的规范化治疗,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的方法药物治疗治疗原发性基础性疾病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和阿片类镇痛药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物、局部用药外用药物等。二是非药物治疗有传统的中医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微创治疗;神经阻滞物理神经毁损:射频、冷冻、脊髓电刺激技术。三是手术治疗手术去除病因手术毁损神经传导通路最后就是心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