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认识骨质疏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04 11:45:50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其发病率很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其诊断主要依据“脆性骨折史”和“双能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般建议几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指出,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同时认为有以下任何一条情况时,建议行骨密度测定,(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者。(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3)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5)X线影像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7)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者。(8)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骨质疏松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9)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结果≤-1者。

 

人体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生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影响的。遗传因素主要影响骨骼大小、骨量、结构、微结构和内部特性。峰值骨量的60%至80%由遗传因素决定,多种基因的遗传变异被证实与骨量调节相关。非遗传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疾病、药物、跌倒相关因素等。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基因-环境因素等微小作用积累的共同结果。了解到原因,我们就知道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

 

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是补钙。人体每天需要吸收多少钙,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元素钙)。而我们常说的牛奶也可以保证人体对钙的需求牛奶分为全脂牛奶、脱脂牛奶、酸奶酪(无/低脂),8克全脂牛奶中钙含量为291mg,8克脱脂牛奶中钙含量为302mg,8克酸奶酪(无/低脂)中钙含量为250~400mg,故一般需24~32克/d左右。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指出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我们平常吃了钙片之后是不是可以不用注意食物补充钙?

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故尚需补充元素钙约500-600mg/d。钙剂选择需考虑其钙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民间有吃骨头汤和虾皮补钙的说法,这两种食物补钙合适吗?为什么?

其实这两种食物补钙并不合适。骨头汤的钙盐含量并不丰富且吸收率低,同时还高盐、高脂、高嘌呤,不推荐靠喝骨头汤补钙。虾皮中钙含量很高,但消化利用率低,钠盐含量也很多,故也不推荐虾皮补钙。

 

补钙是不是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也有上限,不是越多越好。(1)过多的钙会导致肾结石: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而且长肾结石的概率和补钙量是成正比的,故补钙有上限。青少年<3000mg/日,成人<2500mg/日,50岁以上的人群<2000mg/日。(2)过多的钙会影响其他矿物质吸收:钙作为一种阳离子,在肠道内会影响其他阳离子(比如铁、镁、磷、锌)的吸收,故补钙的药物与铁剂就不能一起吃,否则铁剂无法吸收。 

 

常听到小朋友都在补AD,那这D在补钙中是什么作用

D就是维生素D,分补充维生素D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要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也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补充维生素D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人体维生素D水平的高低取决于①接触阳光量②膳食③补充摄入量的多少。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是人体的主要来源,占人体维生素D需要量的90%,而食物提供的维生素D仅占10%。充分暴露于阳光下,可使健康人体25-(OH)D的水平上升至84ng/ml,对人体来说,此浓度是维生素D充足且安全的水平。监测体内25-(OH)D的水平可很好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骨质疏松的病人能运动吗?需要运动吗?为什么?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

 

治疗骨质疏松为什么还要服药?药物的作用?

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抗骨质疏松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①骨吸收抑制剂②骨形成促进剂③其他机制类药物④传统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