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胃癌科普

作者: 李文焕主任医师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04 12:02:22

胃癌概述

胃癌是指胃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分为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根据中国最新数据,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 120 万,我国约占其中的 40%,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而且因为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在平时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故而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 10%,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9%--100%,可惜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 5 年生存率不足 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发现的比率逐年增高。胃癌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居第2位,好发年龄50岁以上,男女之比约2:1。胃癌的好发部位为胃窦,约占一半左右,其次是胃底贲门部约占1/3。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胃癌的防治、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综合治疗后的康复等等是一项贯穿整个病程的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胃癌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 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 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 黑便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 贫血、乏力。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 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④ 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隐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 黄疸和恶病质。

  

胃癌的常见病因?

目前胃癌的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

地域因素:有明显地域性差异,世界范围日本、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匈牙利为高发,而美国则很低。我国西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南方,某些地区甚至高于美国及西欧4-6倍,我国高发区:山东临朐县、辽宁庄河县、福建长乐县等。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二、三代移民发病率逐渐降低,表明地域生活环境有明显影响。

居住环境:水、土壤、空气的因素

生活习惯:如吃饭不定时、喜吃热食,进食快、吃饭时生闷气喜食熏制品、咸猪肉、腌酸菜、烤肉、咸菜使用化石粉处理的大米(日本)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吸烟较不吸烟者危险性高50%

理化因素:如亚硝酸盐真菌霉素多环芳烃化合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较阴性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高3-6倍。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多种途径致胃粘膜损伤

遗传因素:胃癌患者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无家族史者发病率高4倍,是由于基因因素还是共同生活习惯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慢性胃疾病: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大肠上皮化生、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残胃

 

哪些患者需要内镜检查

筛查对象:胃癌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较低(33/10 万), 内镜检查用于胃癌普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且患者接受度低。因此,只有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才是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建议以 40 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者需进行胃癌筛查。符合下列第 1 条和第 26 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①年龄40 岁以上,男女不限;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血清 PG 检测:我国胃癌筛查采用 PGⅠ浓度≤70 μg/L PG/PGⅡ≤3.0 作为胃癌高位人群标准。

 

如何有效预防胃癌以及及早得到早期诊断?

要养成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的习惯,补充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远离咸菜等腌制品、烤肉、烟酒等每年1次胃镜(特别是高危人群)根治幽门螺杆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做到不暴饮暴食时刻保持愉悦心情等。

前面我们已讲到过哪些是高危人群,那针对高危人群,我们检查的方法有:血清 PG 检测:我国胃癌筛查采用 PGⅠ浓度≤70 μg/L ,且 PG/PGⅡ≤3.0 作为胃癌高位人群标准。根据血清 PG 检 测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并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 胃泌素 17gastrin-17G-17):血清 G-17 浓度检测 可以诊断胃窦(G-17 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 水 平升高)的萎缩性胃炎。

上消化道钡餐:X 线钡餐检查可能发现胃部病变,但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已被内镜检查取代,不推荐使用 X 线消化道钡餐进行胃癌筛查。

最最主要的是内镜筛查:内镜下活检是金标准。1)普通白光内镜:2)染色内镜:3)电子染色内镜:4)放大内镜:5EUS 6)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胃癌的诊断与其他哪些疾病要相区别呀

我们诊断一般分为定性诊断 和分期诊断。

定性诊断采用胃镜检查进行病变部位活检及病理检查等方法明确病变是否为癌、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特殊分子表达情况等与胃癌自身性质和生物行为学特点密切相关的属性与特征。

除常规组织学类型,还应该明确 Laurén 分型及 HER2 表达状态。

胃癌的分期诊断主要目的是在制订治疗方案之前充分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特点,以便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模式提供充分的依据。胃癌的严重程度主要表现在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以及远处转移存在与否这3个方面,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分期。

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胃良性溃疡、胃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良性肿瘤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胃良性肿瘤,我们按组织来源可分为上皮细胞瘤和间叶组织瘤,前者常见为胃腺瘤,后者以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鞘瘤等较为常见。


胃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我们一般根据肿瘤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结合患者一般状况和器官功能状态,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包括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镜中心、放疗科、介入科、 影像科、康复科、营养科、分子生物学家、生物信息学家等),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达到根治或最大幅度地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1.早期胃癌且无淋巴结转移证据,可根据肿瘤侵犯深度,考虑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无需辅助放疗或化疗。

2.局部进展期胃癌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应当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考虑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或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成功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需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辅助化疗,必要时考虑辅助化放疗),目前我院进行的根治性手术常规进行腹腔镜的微创方式进行。

3.复发/转移性胃癌应当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包括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姑息性手术、放疗、介入治疗、 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同时也应当积极给予镇痛、支架置入、 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