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和初五的五同音。午,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代表了阳气的极致。端午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要开始了。
端午节是春夏交际的时节,此时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正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湿邪、热邪旺盛。中医认为,过盛的湿邪和热邪容易侵犯人体,打乱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引发疾病。同时,随着温度湿度的上升,各种蛇虫鼠蚁、病毒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成为疾病的诱因。闷热、潮湿的天气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的光顾提供了契机,同时食物也容易发霉变质,因此端午开始也逐渐进入了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民间有些地方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一方面是毒虫开始肆虐,如俗语说“端午节,五毒醒,不安宁”,另一方面也是热毒、湿毒较甚。因此我们在欢度端午佳节的同时也要注意防疫祛病、强健体魄。
我们在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譬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等等,这些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养生意义,是古人通过饮食生活调摄、药物内服外用等行为,达到避瘟驱邪、驱除蚊虫、芳香化湿、醒脑健脾的作用。
听中医科梁达歌洋来介绍一些端午时节的养生,包含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
端午时节的饮食养生
由于时令气候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饮食上宜吃一些性寒凉而味苦的食物,不宜吃辛辣、辛热及过于油腻的温热食物。但有一点要注意,吃寒凉食物要有度,量不要太大,过量会损伤人体脾胃。要多食杂粮以凉其体,不可贪食热性食物以助其热。
端午时节湿气渐重,常会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人们食欲减退,因此应选择具有化湿作用的清淡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丝瓜、莲藕等,并且多吃一些汤、羹及松软易消化的食物。
粽子是端午传统美食,其主要原料为糯米,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等功效。包粽子的叶子,一般北方用芦苇叶,我们南方大多用箬叶,都有清热解毒、生津除烦之效。因此,食粽能在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加上其美味可口,确实是一种适合时令的食补、食疗的佳品。
端午时节的起居养生
端午节时值仲夏,起居方面,《黄帝内经》提出的指导原则是“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昼长夜短,人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
而因为天气炎热,人晚上不易入睡,而天亮得早,人也醒得早,所以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后,常有疲劳之感,容易“夏打盹儿”。因此,有条件的要增加午休时间,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端午后天气渐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毛孔舒张,“阳热”就容易发泄。但应当注意的是,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古话,“汗出不见湿”,《黄帝内经》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就是说汗出受湿后容易生痤疮、疖子、痱子等皮肤病。
端午时节的运动养生
端午时节天气闷热,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容易烦躁忧郁、胸闷困倦,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应加强运动,伸展筋骨,舒畅气机。
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适合锻炼的项目有爬山、游泳、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及阴液,还会损及阳气。
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江河湖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汤,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切忌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容易为寒湿所犯,应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医生解答
一问:梁医生,之前说粽子香糯可口,在端午节吃粽子又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那所有人都适合吃粽子吗?有没有哪些人是不能多吃的?
答:有的。有三类人不适合多吃。第一是心血管病患者,粽子中的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比较油腻。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第二是糖尿病患者,糯米属于高糖食物,如果再搭配上五花肉、蜜枣、豆沙等高脂、高糖的馅料,更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选甜粽,宜选五谷粽或蔬菜粽,少量品尝后还要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第三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糯米黏度高,性温滞气,不易消化,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腹痛。
二问:梁医生,端午节民间自古有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有什么作用?可以饮用吗?
答:雄黄性味辛温,可以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民间认为它能辟邪防疫,驱逐虫蛇。端午时节屋内外闷热潮湿,是蚊蝇最易繁殖的时候,古人认为此时较一年其他时候毒气上升,疫病更易萌发,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而且雄黄酒也有祛毒解痒之用,中医还用来治疗皮肤病。
但是,雄黄主要成分二硫化二砷,在受热时会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就是剧毒的砒霜,雄黄本身也有毒性,因此雄黄酒切莫随意饮用。我们这边民间好像一般不喝雄黄酒,而是会在儿童的额头、手、足等地方涂上少许雄黄酒,或者在房子周围洒上雄黄酒,其实这样比较好,可以防止中毒。
三问:梁医生,端午节家家户户多插挂菖蒲、艾叶,这在中医养生上有什么讲究呢?
答: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草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提神醒脑、驱蚊蝇、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我们这边一般也会把它做成宝剑的形状悬挂。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也是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药物。
医生简介
梁达歌洋,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先后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师从江西省名中医刘英锋教授,遵承赣江姚氏之学。学术提倡立足辩证要素,统一辩证纲领,临证主张规范辨证,四诊合参,精准选药,博采各家。经方时方并用,吸收经典理论指导诊断遣方。善用中药治疗内科杂病、皮肤病、及部分妇儿科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咳嗽、慢性胃炎、便秘、腹泻、颈肩腰腿痛、眩晕、偏头痛、失眠、口腔溃疡、疲劳综合征、荨麻疹、湿疹、痤疮、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白带异常,小儿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门诊时间: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