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家住台州市黄岩区的徐先生因胆囊结石来到温岭市一院肝胆胰外科,直接找到了李剑锋主任医师。原来,他亲戚在十余年前由李剑锋做了胆囊切除术,后期恢复良好。当时李剑锋还在台州医院,2007年调入温岭市一院工作。在亲戚的介绍下,徐先生专程从黄岩赶到温岭。
“李医生很负责,术前术后都在关心我”。徐先生说到。5月25日,徐先生的胆囊顺利切除,让徐先生没想的是手术半小时就做好了,比亲戚所说的更快,并且在术后第三天就恢复良好出院了。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微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目前,胆囊手术通过‘一大两小’3个孔进行手术,切口比原来更隐蔽、更小。”据介绍,李剑锋现任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浙江省肝癌分委会委员,擅长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如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道探查、双镜联合胆道取石、腹腔镜下疝修补、单孔腹腔镜手术等,每年开展腹腔镜手术逾400例。
肝胆胰外科在戴灵波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团队部分微创技术如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ERCP 技术也已达省内领先水平。科室还与多家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与上海肿瘤医院建立肿瘤防治医联体,为胰腺肝胆患者制定实施个性化的集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与浙大邵逸夫医院肝胆外科建立协作关系,为肝、胆疾病的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与浙二医院合作开展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也为肝胆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胆囊结石为何总是夜间发作?
胆石症之所以常在夜间发作, 主要与胆囊的形状和位置、支配胆囊的神经,以及人类的三餐习惯有关。1)胆囊是肝脏的下面呈梨型结构的中空性器官,胆囊底部宽大,朝向人的前面,颈部较细,朝向左侧和背部,当人站着或坐着时,胆囊是横着或挂着的,如果胆囊里面有结石,常常沉在胆囊底部或漂浮在胆液中;当患者平卧睡时,胆囊就像倒放着的梨,这时候胆囊里的结石也会随胆囊位置的改变而移动到胆囊颈部,且容易滑进胆囊颈和胆囊处,嵌顿在胆囊颈或胆囊管的狭窄部位时,就会引起胆囊管的梗阻和扩张,同时进一步刺激胆囊收缩,企图把结石排出。如结石嵌顿在胆囊颈后,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来,造成胆内压力不断升高,这时胆囊就会连续收缩而使患者感到阵发性难以忍受的绞痛。2)支配胆囊的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分布于胆囊管和胆总管末端 。晚上迷走神经容易兴奋,会促进胆囊及胆囊管收缩,而产生胆绞痛。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民已经改变了“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饮食观念,逐渐演变成“早餐不吃,午餐吃简,晚餐吃盛”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上班一族,常常在晚餐时吃的比较好、比较多、比较饱,且多为油腻食物等,这就刺激了胆囊的加倍收缩、排空胆汁,来满足这种饮食习惯所需消化液量的增加,大大的增加夜间胆绞痛发作的机会 。
胆囊术后饮食问题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这一功能对消化和吸收脂肪至关重要。肝脏产生胆汁,胆汁浓缩并储存在胆囊中,然后排入到小肠中,帮助消化食物。在切除胆囊后几周内,当你的身体逐步调整来适应新的状态时,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油炸食品、高脂肉类、奶油汤、蛋黄等。避免吃大餐是个好主意,因为你的身体不能像以前那样储存那么多的胆汁。少食多餐可使食物更容易消化,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基本上都能恢复正常饮食状态。
专 家 简 介
李剑锋,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如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道探查、双镜联合胆道取石、腹腔镜下疝修补、单孔腹腔镜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