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名单,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入选。截止目前,温岭一院共入选医坛新秀培养对象5人,分别是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霞、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邵波、科研管理处江天、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后王双双和检验科主任周仁芳。
据悉,该人才培养工程是我省建设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我省打造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卫生人才保障。作为此次入选的医坛新秀之一,王双双坦言,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实验室里的“劳模”
王双双于2020年经医院人才引进,和同为博士后的丈夫、脊柱外科胡斯旺医生到温岭一院工作。2020年度入选台州“500精英计划”第一批创新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每周一天的心血管内科专家门诊外,有一半的工作时间,王双双是在医院中心实验室度过的。提取动物细胞,做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每当进入实验室,她就会忘了时间。“双双博士工作非常认真,坐在生物安全柜前操作,经常就是一整个下午。”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表示。
“我是做基础医学研究的。它是现代医学的科学基础,立足于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方法,但是归根到底要回答和解决的是临床问题。”王双双表示,跟临床研究不同,她更多地是跟实验室的各类仪器打交道,从实验中获得论证,最终转化为临床应用。
事实上,基础医学研究远不如王双双说的那么简单。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笔记本电脑里储存着无数的参考文献,实验台上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实验数据。对王双双来说,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一天24小时,她恨不得掰成48小时。因为把家安在医院的公寓楼,除了上班时间,她也经常挑灯夜战,或是在实验室,或是在办公室,或是在书桌前。科研之苦非经历不能明白。为了得到一个实验数据反复试验数十数百次,即使如此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是无用的。
面对瓶颈和困难,王双双总是和丈夫以及同事相互鼓励、帮助。“跟临床工作不同,一路走来,我能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所在,能为我带来成就感。”王双双笑道。
科研路上的“引路人”
王双双还有一个身份是医院科研管理处的副主任。除了自身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她还需要协调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如何指导临床科室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在科研学术上有所提升,这是王双双上任后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医院的临床工作是根本,但是有良好科研平台和学术氛围也都很重要。”
王双双和科研管理处的同事一起反复讨论商议,开展多种措施,为致力于科研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发挥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今年上半年,我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举行了20多场专题讲座,内容包括科研入门、科研标书撰写培训和课题设计分享等。”王双双介绍道,“经过一系列培训,大家的科研能力明显提升,还有几位医务人员成功申报了课题项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张婷医生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我目前正在规培期,每次看到讲座通知,只要有我们科室科研相关的内容,我都会参加。”张婷表示,“在撰写课题标书的时候,王主任也给了专业的意见。”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科主任邵海燕和张婷的课题也在台州市科技局成功立项。
王双双等几位科研人的坚持和努力,让年轻医务人员们看到了科研的魅力。“我习惯了在科研这条路上奔跑,当获得研究成果,想到这将会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我总是备受鼓舞。”王双双不知疲倦的样子,闪耀着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而她也正以这样的科研精神感染着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