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炎热,衣服越穿越薄,肚子上的肥肉却越来越明显,儿童青少年也更是不例外。7月11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正式开营。
当天晚上7点,有19名超重、肥胖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活动。此次参与减重夏令营的这群8—14岁的小朋友,平均体重62.8公斤,最重的达到96公斤。他们正准备挑战自己,迎接最为期待的夏日瘦身之旅。
据悉,本次减重夏令营是医院首次举办的公益项目,采用“体检、营养、运动、心理、科普”五大处方,结合膳食指导、运动训练、媒体监督和项目随访等多重管理特色,让孩子们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减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长跟孩子一起减肥:太胖了,衣服不好买
“41.5公斤。”“Oh my god!”孩子的体重一报出来,青青(化名)妈妈立马捂住了嘴巴,“一个学期没给孩子称体重了,没想到又重了六七斤。”青青是一个小姑娘,浑身肉嘟嘟的,长得很可爱。她刚上小学一年级,体形却比同龄的孩子胖了一圈。
“她什么都喜欢吃,可以说来者不拒。”青青妈妈有些苦恼地说,孩子因为肥胖,平时衣服不好买,特别是裤子,都是买那种运动款的,“有时买大一号,裤子就长了,还要自己拿回家改短一些。”
“我自己都减不下来,更何况孩子。”青青妈妈的体形也有点偏胖,记者发现她手上还拿着一袋代餐奶昔,应该正在减肥。青青妈妈希望通过参加这个减重夏令营,能带动孩子一起减肥。
经体形检测,青青的腿型呈X型(又称膝外翻),还有扁平足。“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脊柱侧弯、X型腿、扁平足、骨盆前倾等问题,需要进行矫正。”康复训练师林永强给每一个孩子都做了仔细检查。
“如果孩子有扁平足,他们的运动功能会比较差。”林永强说,孩子们的运动方式不对,往往很难坚持下来。前期,他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运动姿势,迈出科学减重的第一步。
“孩子胰岛素超标了”,这位妈妈心急如焚
11周岁的浩浩(化名)长得人高马大,他的手臂、大腿看着比成人还粗。一上秤,体重达到160斤,远远超过了正常标准。
“一直在减肥的路上。”浩浩妈妈无奈地说,孩子特别爱吃肉、海鲜,一个人能吃一大盘。但是,他平时几乎不运动,连到小区里溜达一下都不愿意。
“小时候孩子作业多,没怎么督促他运动,结果现在越来越不爱运动。”浩浩妈妈说,她平时工作忙,孩子是保姆一手带大的,“我们的亲子关系不太好,我平时想叫他一起运动,可怎么都叫不动。”
“很累,一运动就浑身都是汗。”浩浩说,他尝试过减肥,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减肥太难了,需要每天都坚持。我一般减肥几天,就要放肆一两天,结果体重怎么也减不下来。”
“肥胖的孩子,颈部、腋窝等部位会出现黑斑,这其实是一种良性的黑棘皮病。”儿科医生薛秋燕讲解了儿童肥胖的危害。她表示,青少年多见的黑棘皮病,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肥胖有关,很多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容易患这种病。
记者发现,浩浩颈部就有一层黑黑的,应该就是黑棘皮。“之前体检,发现孩子胰岛素超标了,我们心里特别焦急。”听说医院推出减重夏令营,浩浩妈妈就立即给孩子报了名。
“不是我陪你过来看看的?怎么变成我减肥了?”事先,浩浩妈妈没有跟孩子商量,结果他听说要做血生化、胰岛素等检查,立即表示反对。浩浩妈妈头痛不已。
全家总动员来听课,“减重目标是十斤”
“我儿子今年13周岁,体重是130斤,目前身高是160厘米。”天天(化名)爸爸对孩子的体重、身高非常关注,他之前还带孩子到儿科门诊就诊。在检查中,医生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三高”(指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苗头。
“肥胖会导致性发育提前,骨骼提前闭合,影响终身高。”听到儿科医生的讲课,天天爸爸连忙拿出手机拍摄下来。对此,他有点困扰:“我和孩子妈妈都不胖,家里也没有肥胖基因,可能现在孩子吃得好,运动得少,就容易胖起来。”
“今年孩子开始发育了,听说会进入一个身高猛长期。”天天爸爸说,他的身高是172厘米,“希望这个暑假儿子的体重能减个十斤,身高再蹿一蹿,最终身高能达到178厘米。”
此次参加减重夏令营,天天一家是全家总动员。“我平时工作很忙,没法陪孩子运动,所以这个暑假就给孩子报了个篮球班。”天天爸爸说,大女儿上大学回来了,这次也一起来听课,希望能督促弟弟多运动。
“孩子特别爱吃油炸食物,我们不在家,他就偷偷点外卖吃。”天天妈妈无奈地说。
“要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减少高脂、高钠、高糖或深加工食品。”儿科医生吴邱为孩子们开展合理膳食指导。她建议,孩子的饮食要控制食物的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肥胖儿童饮食注意多元化和结构合理化。
组成专业团队,为孩子减重提供全方位指导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而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这意味着,每10个儿童青少年,就有2个“小胖墩”。
“胖,是一种病。”儿科医生薛秋燕给大家上了一堂题为“儿童肥胖的危害”的科普课。她指出,肥胖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成年后终身高受限、性发育不良、性早熟、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同时,肥胖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孩子表现出缺乏自信心、意志不坚定、抗压能力弱、自理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等问题,对孩子的升学、就业、择偶等方面造成深远影响。
“儿童青少年肥胖,目前不建议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主要靠饮食和运动。”在门诊,儿科医生杨晓卫接诊了一大批肥胖患儿,“有些已经出现胰岛素增高、脂肪肝等健康问题。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要做作业没时间运动,或是管不住嘴巴,减肥效果一直不明显。”
“‘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特别是小孩子,需要家长配合、监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杨晓卫告诉记者,为了做好此次活动,医院集结了儿科保健医生、营养师、康复训练师、心理治疗师、护理人员、志愿者等,为孩子们提供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指导。
开营前,医院已对每个孩子进行了膳食调查与健康体检,对各自的生活习惯作了初步分析。开营后,儿科医生将进一步与家长交流,找出孩子肥胖的根源,并给出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处方。后续,医务人员将通过定期举办活动、追踪随访,持续关注与干预小朋友的减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