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全国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在我院成立

作者: 钟玉芬 来源: 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 2016-04-27 11:20:26

全国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在我院成立
     ——只要2毫升血,评估胃癌风险


  4月22日,全国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成立大会在我院8楼会议室举行,浙江省消化病学会主任委员、省中医院院长吕宾教授向我院杨幼萍书记郑重授予了“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网络协作中心”的牌匾。我院将开展简便无创的血清学检测联合消化内镜精查的方法进行早期胃癌筛查工作。此次会议重点引进了血液胃功能检测技术运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这意味着受检人只要抽2ml静脉血,就能发现胃黏膜病变状况,评估患胃癌的风险。
  我国是胃癌大国,全球近一半的胃癌患者在中国,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我省又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早期胃癌经过内镜下治疗或者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可高于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低于20%,因此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降低胃癌死亡率。但是在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仅有15%,与韩国的50%和日本70%的水相差甚远,其中原因一是早期胃癌大多是无症状的,或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往往发展到了中晚期出现较明显症状后才就诊,二是我们没有实行有效筛查手段和精细的内镜检查。为此,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启动了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建设计划,早期胃癌筛查网络研究中心就是重点建设之一,推行血清学联合内镜的方法进行早期胃癌的筛查策略,我院成为协作中心之一。
  会中我院消化内科颜海帆主任介绍,根据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大多与胃部黏膜的基础病变有关,而胃部黏膜病变可通过血液“表现”出来,也就是血清胃功能检测技术,只要抽取2毫升静脉血,检测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等指标,通过指标结果评估胃黏膜病变程度和患胃癌的风险,高风险人群再进行精细胃镜检查,以诊断是否患有胃癌。
  吕宾教授、张硕主任等省内早期胃癌专家与我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专家就血清学检测的机理、方法、意义、应用以及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最后,杨幼萍书记指出,早期胃癌筛查工作有着重大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希望我院相关科室共同努力,通过各方途径,积极规范推广早期胃癌筛查技术,提高我们胃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降低胃癌的死亡率,让更多的温岭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受益。

链接: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 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