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常查查尿常规很有必要

作者: 陈晓 来源: 温岭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3-24 06:00:42

  大家都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但很少有人知道,那天还是世界肾脏日。今年是第十个世界肾脏日。市一院肾内科主任李云生说,目前肾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地区患病率差异大,总患病率达10.8%,也就是说,每100人里面有10.8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数字相当惊人。

  “这几年,温岭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我们这儿每天都有10至20人等着排队住院。”李云生说。

  发病隐匿难察觉,别被“腰痛”忽悠了

  “很多人因为腰痛来检查,其实这些人可能反而没得肾脏疾病。”李云生说,市民对肾脏病的认识少,知晓率低,普遍认为“腰痛”才是肾脏病的表现,其实肾脏病的发病比较隐匿,早期人没有任何感觉,容易被忽视。“当患者因水肿、头晕、乏力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肾脏损伤了。”

  “所以体检很重要,可以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来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李云生说,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得慢性肾脏病,他接诊过最小的病人是10岁,是在一次综合检查时查尿常规发现的,不过儿童得这种病的概率比较低,大多人是在成年后发病的,并且以中老年人居多。

  李云生说,住院病人中有67%是50岁以上的,80%的病人得的是慢性肾脏病,60%~70%的病人是尿毒症患者。

  慢性肾脏病是引发“尿毒症”的第一病因

  对“尿毒症”大家都不陌生,但可能不知道,引发尿毒症的病因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慢性肾脏病,其次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尿毒症,短则5年,长则30年。

  “慢性肾脏病包含多种肾脏疾病,比如肾炎。”李云生说,20年前肾炎患者比较多,现在倒是越来越少了,肾炎属于慢性肾脏病,但病情比较轻;高血压也会引发慢性肾脏病,有位病人在37岁时发现有高血压,于是一直吃降压药控制,42岁时发现尿液中有尿蛋白,确诊为高血压性肾病。“高血压患者不管有没有吃降压药,降压药里有没有护肾成分,有一部分人还是会发展成肾脏疾病。”

  李云生介绍,化学性染料也可能引起肾脏损害,前几年他曾接诊过一位27岁的男青年,刚染过头发不久,就查出肾功能不全,经3个月的护肾治疗后才恢复正常。还有高尿酸血症也就是“痛风”,也会引发痛风性肾病。除此之外,各类药物相关的急性肾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医疗问题,他每年总会碰到两三个这样的病人。

  李云生提醒,慢性肾脏病是可管可控的,患者应坚持“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肾脏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现代人的过量饮食缺少消耗关系很大,同时食品安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比环境污染对肾脏的损害更大。

  健康小贴士

  1.每天适量充分饮水,不憋尿,保持尿路畅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戒烟限酒、忌饮食偏咸,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3.定期体检,重视尿常规检查,关注血压、肾功能、泌尿超生结果;

  4.遵医嘱用药,不滥用消炎药、止痛药及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不乱吃保健药;

  5.走出“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误区,服用中药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开具,不吃来路不明的中草药;

  6.勿信“鱼胆清火”等伤肾偏方。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

  一、高血压患者,患高血压时间越长,肾脏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二、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超过5至10年的病人;

  三、63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将会出现生理性的肾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