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步一步慢慢走,小心。”
6月29日一早,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病房,5床的陈女士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稳当的几步路,却让四肢麻木行动不便的她等了两年多,而这也是陈女士接受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后拔除引流管后,恢复正常行走的开始。
01两年前就有征兆,如今被发现原因,竟是这颗大肿瘤惹的祸
6月初,50岁的陈女士因严重四肢麻木不能行走苦不堪言,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医问诊。一检查,陈女士一家都吓了一跳,核磁共振报告显示陈女士的颈椎椎管内长了一颗直径约1.5*5公分的巨大肿瘤,由于肿瘤在颈椎椎管内“疯狂膨胀”,压迫脊髓,这才导致她行走困难和四肢麻木。找到了病因,陈女士随即被转到了脊柱外科。
看到核磁共振检查显示的肿瘤位置,在脊柱外科主任张文斌的询问下,陈女士告诉他自己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出现了四肢麻木的情况,只是当时只是偶尔发生,并没有在意,直到最近几个月持续性的麻木和行走不便才让她意识到病情的严重。
凭借对各类椎管内肿瘤的治疗经验,张文斌告诉陈女士必须立即手术,“虽然肿瘤巨大,发现较晚,但还好现在还未完全瘫痪,这类手术也是我们常规开展的,还是可以根治的,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帮助你。”在告知陈女士和家属情况后,张文斌立即和脊柱外科团队的方春养、胡斯旺及马子平一起讨论治疗方案,以尽快为陈女士开展手术治疗。
02肿瘤巨大,位置特殊,给手术带来高风险
由于肿瘤位置十分特殊,从颈椎椎管的第5节直接横跨至第7节(正常人的颈椎椎管为7节),肿瘤大小也是目前大家遇到过较大的类型,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和瘫痪,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很大,脊柱外科手术团队对每一步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讨论。
6月19日,陈女士接受了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及减压内固定术,麻醉科团队为陈女士麻醉后,手术开始,为了将这颗“埋伏”的肿瘤分离出来,降低手术风险,脊柱外科团队将第4节颈椎锥板至胸1锥间处打钉固定,随后精准地切掉颈椎椎管5-7节的椎板,再借助显微镜,小心细致地分离并完全切除肿瘤,最后将钉子连接好固定颈椎脊柱。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历时近4小时的高风险手术最终成功完成,这颗巨大的“炸弹”也被这群“拆弹专家”成功拆卸,折磨陈女士两年之久的肿瘤被切除后,陈女士终于可以重归正常步态了。
如今,陈女士的状态越来越好,除了感谢医生们对她的帮助,她还表示自己术后再练练走路,相信很快就和从前一样了。
张文斌告诉大家,如果出现四肢麻木,走路不稳的情况,可能脊柱出问题,脊髓受压了,要及时来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