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心调理,漫长备孕,好不容易怀上小宝宝,结果不小心流产了,遭遇流产怎么办?据了解,自然流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5%~25%。而复发性流产(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包括自然流产、空孕囊、胚胎停止发育、生化等,约占生育期妇女的5%,而且RSA的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曾有3次以上连续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后胚胎丢失率为40-80%。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
病例分享
胡女士(化名)是一位饱受复发性流产的患者,据了解,此前她曾自然流产5次,在此期间多次至上海医院进行免疫治疗,但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此次怀孕后,她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血糖高,属于隐匿性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胡女士(化名)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检,饮食加运动、治疗。最终,她顺利分娩了一名健康的女婴。
那么,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主要包括哪些呢?
“了解病因就能对症治疗,而复发性流产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我们分为以下几种。”产科张霞晖副主任医师说。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包括:
1.遗传因素:夫妇染色体异常、胚胎染色体异常(最常见原因);
2. 免疫因素(约30%):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等;
3.血栓前状态(15%~20%):抗磷脂综合征、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4.内分泌因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等;
5.感染因素:生殖道感染、TORCH感染、严重的全身感染等;
6. 解剖因素:子宫先天畸形、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
7.孕妇的全身性疾病及其他不良因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放射线、不良心理因素等。
复发性流产需要接受的具体检查包括哪些?
夫妻双方染色体;生殖系统评估(盆腔超声、宫腹腔镜等);阴道分泌物常规;生殖激素[月经2~4天];甲状腺功能及空腹血糖(必要时行糖耐量试验);凝血相关检查;相关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 β2 糖蛋白 1抗体及狼疮抗凝物]及同型半胱氨酸;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等]。
如何才能治疗复发性流产?
生活中首先要避免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调整心理状态,避免压力过大、焦虑及恐惧的一些不良情绪,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合理膳食,生活规律,如果您有肥胖,注意减轻体重。
此外,有以下几种疾病的患者治疗时要特别注意:
1、患有免疫性疾病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怎么治疗?
对于此部分患者的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难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体裁衣,个性化治疗。
2、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患者怎么治疗?
低分子肝素单独或联合阿司匹林使用抗凝治疗,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补充叶酸、维生素 B12治疗。
3、患有内分泌异常疾病的RSA患者怎么处理?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建议先到专科就诊,待病情稳定由医生完成评估后再备孕,孕期加强监护,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糖等。
4.妊娠期怎么处理?
“怀得上”“怀得好”“保得住”日趋成为怀孕三部曲,RSA患者怀孕后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需定期检测 β-hCG 水平,复查超声,产检需比正常孕妇更谨慎,部分患者检查次数增多。
此外,为了防止反复流产规律作息也很重要
病例分享:
吴女士(化名)因平时生活习惯不良,长期静坐,加上活动及喝水较少,生活作息颠倒,第一次怀孕分娩了严重生长受限胎儿。第二次怀孕后经历了自然流产。在第三次怀孕后,吴女士找到了张霞晖副主任医师,但由于生活作息依旧不规律,导致吴女士在复查B超示子宫动脉阻力高,甚至血流倒置,接受了半个月的抗凝治疗后,吴女士放弃并终止妊娠。
为了健康分娩宝宝,在张霞晖副主任医师指导下,吴女士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慢慢恢复规律作息后,又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半年后她第四次怀孕成功,最后足月分娩了一个6.5斤重的健康男孩。
最后,张霞晖提醒大家,万一遭遇复发性流产也不要过度惊慌,由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建议到专业医学机构就诊,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病因筛查及治疗,大多数可以妊娠至足月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