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心血管内科顺利完成我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术

作者: 王凌云 来源: 文化与网络传播中心 发布时间: 2016-02-05 16:08:19

  1月31日,我院心血管内科联合麻醉科、超声等学科,顺利完成了我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术。
  今年70岁的患者,持续性房颤多年。近日因长期服用华法林导致四肢皮肤出血,到市一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该科主任林斌主任医师再三考虑后,决定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房颤治疗方案:左心耳封堵术。
  当日下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血管内科蒋晨阳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林斌协同超声影像中心李新祥、麻醉科郑燕国等医师,开始实施手术。术中在患者身上打了一个小孔,把导管伸进去直达左心耳位置,再置入封堵伞并打开,将左心耳严密封堵起来,以阻挡血流进入左心耳里面,进而预防血栓形成。
  据林斌介绍,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0.7%左右,全国至少有1000万房颤患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稳步增长,房颤患者亦会逐年增多。而房颤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脑卒中的风险比普通人群要高出5-15倍。脑卒中患者中超过87%的患者是血栓栓塞,大于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左心耳。而预防血栓栓塞的主要药物是华法林,但华法林存在依从性差、监测麻烦、药物副作用多等诸多问题,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价格昂贵,长期服用病人难以负担。左心耳封堵作为治疗房颤的一项新技术,己有多个国际临床研究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疗效甚至优于口服华法林。左心耳封堵可以使中风/栓塞/心血管死亡率降低40%,心血管死亡率降低60%,全因死亡率降低34%。
  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房颤引起脑中风风险高的患者,服用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以及不愿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据介绍,左心耳封堵术于2010年在欧洲最先开展,目前全球已完成10000多例。中国于2014年开展。我院心内科首例房颤患者成功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开创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的先河,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该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将为众多面临中风侵扰的房颤患者提供一种先进的防范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