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关注】心内科成功独立开展新型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

作者: 文/图 范云操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2-18 08:31:34
   我国是房颤大国房颤患者面临着巨大的卒中风险。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
   近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独立开展新型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随后,再次成功完成第二例菜花型左心耳封堵术。手术由心内科主任林斌主任医师、范云操副主任医师共同完成。
   患者吴大伯(化名)因“发现心房颤动4个月”来到医院治疗,由于他有心脏瓣膜修补术、起搏器植入术史,同时还伴随着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左心房血栓抗凝史,在对吴大伯进行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后,发现患者具有较高缺血性卒中风险和较高出血风险。为了帮助吴大伯改善房颤症状,预防脑卒中,心内科团队对其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开展左心耳封堵术。
   术前CT检查测量到吴大伯的左心耳开口区为37mm,锚定区23mm。术中DSA测量开口区33mm,锚定区30mm,在综合评估左心耳后,心内科团队为吴大伯选取并释放LAmbre3438型号封堵器,手术顺利结束,并实现了完美封堵。
   另一位患者李阿婆也接受了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
   据范云操介绍,李阿婆是因“反复胸痛胸闷气促1-2天”入院治疗,在对李女士进行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后,医生们了解她的房颤血栓危险度较高,加上原本有腰椎骨折、脑梗死病史,左心房血栓抗凝史,和吴大伯的手术类似,李阿婆在术前TEE测量左心耳开口区20mm,锚定区26mm。术中DSA测量开口区25mm,锚定区29mm,经过团队综合评估左心耳,为其选型LAmbre2834型号封堵器,并封堵成功,术后复查手术效果满意,最后李阿婆也顺利出院。
   “创伤小,无明显痛苦,安全恢复快等优势,使左心耳封堵术在预防卒中方面不劣于口服抗凝药物,因此左心耳封堵术也被推荐用于具有长期抗凝禁忌或存在高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但其也适合长期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林斌介绍道。
   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在中国发展迅速,至今已完成数万例,手术成功率高。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一直密切关注着心血管领域这一最新进展,并已经完成了相应技术积累,可独立开展该项技术,为温岭地区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梗死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专 家 简 介
   林 斌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台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擅长于冠脉、起搏、射频等手术,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