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懵懂地问自己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为什么长大了会长胡子?”时,许多家长是否尴尬于解释生命的由来?或者含糊地进行青春期的教育?
为了正确引导孩子了解青春期微妙的心理变化,让孩子能正确积极地面对“成长的烦恼”,12月17日下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卫生科医生翁小娟来到温岭市锦园小学,为五年级(3)班的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动的《走进青春期》一课。
“同学们想一想,进入五年级以来,我们以及周围同学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心里想法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呢?”
好奇心引发许多小同学思考,当翁小娟向同学们提问后,有几名小同学踊跃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长个子了!”“我的声音变了……”“我妈妈告诉我这是发育的过程……”听到大家的发言,翁小娟了解到大家都了解一些青春期有些许了解,但当被问道在进入青春期后该如何面对,大家也困惑了。
于是,从心理变化角度,翁小娟继续耐心地给大家解答了青春期的变化原因,当女孩子男孩子出现第二性征后,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怎样学会尊重彼此和保护自己的隐私等。
另外,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翁小娟还用案例分析告诉大家,在青春期应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理解与判断等。短短一节课,让许多同学们对青春期概念和心理特点有了初步认识。
那么,青春期教育是否要尽早呢?
据翁小娟介绍,10岁-18岁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过程,男孩子则一般晚两年,加上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在学习中获得的信息知识渠道也更广,“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对他们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越早,他们就能尽快形成初步认识,在青春期到来时,也更容易积极面对各自身体和心理带来变化。”翁小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