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关注】开学一周,人在教室坐,却思绪压抑,厌学,情绪低落……孩子的这些心理工作,家长们都重视起来了吗?

作者: 内容/由翁小娟提供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2-10 14:41:17
寒假结束,开学也接近一周了,许多孩子逐渐适应回校园生活,但也有部分孩子出现焦虑、不适应校园生活的情况,碰到疑惑的家长们也纷纷来到医院咨询。近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翁小娟医生的诊室里,又多了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咨询的身影。
 
近期,在网上受到全国关注的胡鑫宇案也引起了家长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青少年群体中符合抑郁症标准的比率高达11%,远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约为2%,所有抑郁的患病率约为6%);其中20%的青少年有过自杀想法,5-8%尝试过自杀(自杀未遂),自伤的发生率高达14-56%。在2021年儿童蓝皮书中曾提到关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抑郁症发生率超26%,而《2022国民郁抑症蓝皮书》中调研数据也提及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生,41%曾因抑郁休学。
开学前关于孩子咨询
 
最多的问题有哪些?
 
“随着家长和社会各层面对心理健康的越来越重视,我们精神科门诊的青少年群体占比逐年上升,尤其每到开学和重要考试前都是青少年就诊高峰,除了陪同孩子就诊之外,还有些家长挂号过来就是单纯咨询养育孩子过程的一些疑虑。而特定到开学前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拒学和学校恐惧,就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去学校,不愿意去学校。”
 
在咨询和沟通的问题里,主要是集中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咨询的孩子中,在学习上焦虑或厌学的状况多吗?如何识别孩子的问题是青春期困扰还是心理疾病?
 
上升到心理疾病的时候,说明情绪或者行为上已经有明显的异常,并且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这个时候必须尽早到医院就诊,不要再等一等或者再聊一聊。也有一些隐秘的抑郁症,旁人并不能观察到,只有深入的交谈才能发现,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就要维系好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我们有些门诊的小患者告诉我,已经跟父母提出来两三年了,直到出现自残行为,家长才愿意过来带过来看。
 
问题咨询一般集中在什么年级较多?作为家长应该怎样积极干预是科学有效的?
 
对于家长而言,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关键在家庭,营造可以沟通、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环境。他们既需要被尊重有独立性,也需要家庭温柔的关心对待。良好的家庭环境尤其父母情绪稳定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者心理疾病的康复都非常重要。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时,配合医生给孩子进行专业系统的治疗尤其重要。
 
如何及时发现并重视孩子以上心理问题?
 
孩子自己能做哪些来降低压力或者调整,或者说如果提高抗压能力?
 
我们都听过“牵着蜗牛走路”“静待花开”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孩子成长为大人的过程,这是非常贴切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会建议青少年自身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树立合理的目标和要求,鼓励敞开心扉,保持开放的心态,有规律的运动,走进大自然,维系恰当的友谊关系,互相帮助学习。而对于内向一点的孩子,家长们可以通过鼓励培养兴趣爱好以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心理调整渠道。温岭一院精神卫生科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探索个性、促进个人发展、改善人际关系、诊治心理疾病的专业服务。”
 
 
专家简介
翁小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浙江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学组委员,拥有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双重专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