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新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医疗中心巍然耸立,俨然成为一个地标。作为一家拥有77年历史的老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勇于创新,以争创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积极打造“医学人才高地”。
分层次、多渠道培养,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在工作之余,争相报名参加博士生招生考试,一匹匹“黑马”不断涌现。目前,医院有7名医生在读博士。医院除了提供一切学习上的支出,在他们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将给予每人1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励。
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跟医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相关。“医院惜才、爱才,求才若渴。”院长陈军政表示,鼓励医务人员读博,不仅是对院内人才潜力的发掘,也是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的途径之一。
据统计,医院有608名医生,拥有主任医师职称的100人,副主任医师138人,硕士学位131人。其中30-40岁的医生是医院的主力军,有252人,另外40-50岁的有157人。
医院在人才培养上采取分层次、多渠道培养模式。针对学科领军人才、潜力医护、规培医生,采取三级人才梯队的培养模式。同时,医院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正式签署“百家医院人才培养公益促进计划”捐助协议,成立医院与瑞客东华共建转化医学中心,选送医护人员到国内或境外进修学习等举措。
除了鼓励医务人员读博,医院还为有意向读研的医务人员专门开设研究生班,报名参加的人员经教育管理处筛选后,进入研究生班进一步学习提升,而对取得硕士学位的学员也会给予5千元人民币作为奖励。目前,医院已成功开展了四届医疗研究生班和一届护理研究生班。
人才立院,人才兴院,一家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建设。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引进来”等方式,全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省卫计委公派出国平台、台湾友好医院平台,选派多名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及骨干成员赴国外知名医院。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知名医院进修。
据介绍,2018年,医院将深入开展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学习,拓展医院医疗人才国际视野,吸纳国外高水平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医院还将对重点学科及稀缺专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力医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
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医院要争创“三甲”
去年,由吴忠标领衔的医院泌尿外科、肾内科、中心实验室等团队开展的《幽门螺杆菌与免疫性肾炎相关性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医院近20多年来,科研成果上的再次突破,标志着医院科研学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拥有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3个,台州市重点学科5个,温岭市重点学科群3个,温岭市重点学科16个。同时,在重点学科和学科群的带动示范下,其他学科也竞相发展,百花齐放,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医院的科研项目也结出了累累硕果。2016年以来,医院医护人员发表SCI文章47篇,课题立项11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7项,出版专著5部,获得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温岭市科技进步奖等9项。
今年年初,医院专题研究制定了《三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争创“三甲”。“进军‘三甲’,前方的路困难重重,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创造条件也要上。”陈军政院长表示,医院要认清形势,要有新理念、新举措,设定新目标、勇攀新高峰——以创三甲为契机,全方位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致力于打造一个“家”的文化
邵医咖啡、半书房……漫步在新院医疗街,如果不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多人会误认为走错了地点。“这是一家不像医院的医院。”不少县级医院的负责人到这里参观后,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新院区设计时,医院充分考虑到员工的需求,遵循了“静、近、净”理念,在门诊采用双走道的全新设计,将医生通道和病人通道相区分,同时二次候诊和一对一诊疗。在病房里,医生们的办公室像外企白领一样,有独立的工作空间。此外,医院还设立了员工服务中心,根据员工的需求,设立了员工服务中心,办理出差报销审批等相关服务项目。
新院搬迁后,附近的配套生活设施还未完全配套,这对员工来说多有不便。为了给员工提供生活便利,员工餐厅不仅有美味的食物,还为下班的医务人员准备了配好的半成品菜,大家带回家就可以下锅开炒。同时,膳食科还推出小炒套餐,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点菜,到点再到餐厅就餐即可。
“没有员工就没有医院,让员工有幸福感,员工才会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品牌和价值去努力。”在院长陈军政心里,他想把医院打造成一家富有爱和责任的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富有爱和责任”不仅仅体现在对待员工的身体健康上,也要体现在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上。
医院在院内建立主题公园,建立网球场和篮球场,打造专业的健身中心,举行运动会和音乐会,开展各种球类比赛……在市一院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会有这样一种体验:这里不只是看病的场所,也是享受生活的地方。
在每个员工生日之际,每位寿星都会收到一份蛋糕劵和体检卡;护士怀孕时,医院会提供粉紫色的工作服;女性员工生育时,医院会送上尿不湿等,慰问每一位新妈妈;每位职工退休时,由科室层面举行聚会活动;每年医院评选先锋团队和人物,在全院内宣传向榜样团队和人物学习……在这些举措中,陌生的同事变得熟悉、变得亲近,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医院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