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喜讯】用青春守护!温岭一院这5个青年集体受到表彰

作者: 文/王凌云 图/王超美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2-23 09:03:57

       近日,温岭市“双争”活动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命名表彰2019年度温岭市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的决定》,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肾内科、心血管病学、新生儿科、神经内三脑血管病中心病区 5个青年集体为2019年度温岭市青年文明号,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赵贤达荣获2019年度温岭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卫健系统8个青年集体中,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占据了5个席位。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青年文明号

       神经内科三是浙江省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拥有成员30人。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包括一位浙江省岗位能手,一位台州市 211 人才第三层次人才,一位市“工匠先锋”,多位市百佳医生、百佳护士等。

       多年来,科室致力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积极响应“最多跑一次”,优先在护士站办理出院结算。开展日间病房,为脑血管造影患者提供便利,至今已有 60 位患者受益。开展脑梗患者个案管理,结合各医疗专业领域,针对个案的疾病特点和个性需求,提供整合性的照护服务。至今已收案 200 多名,随访达 500 多人次。

       该科还率先落实精细化管理,改善病员就诊环境,开展6S 管理,统一制作科室标识,使其规范、清楚、醒目、方便,2018 年获医院最美病区评比一等奖。开展“一科一特色”护理品牌建设,为出院不便复诊的患者提供延伸服务,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科室医护人员还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及时学习并掌握本科疾病的最新进展。多名医生赴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及浙一医院进修,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颅内动脉瘤、脑梗塞的介入检查及治疗,面部痉挛内毒素注射等。同时,科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下乡义诊活动,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科室还注重学术创新,积极参与和开展学术讲座讨论活动,撰写学术论文,发表过 SCI 文章 1 篇,中华杂志近30 篇,一级杂志及二级杂志数十篇,台州市课题 2 个,温岭市课题 3 个。多次获温岭市新技术新项目奖以及温岭市自然科学学术奖。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青年文明号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是温岭市医学重点学科,是医院业务量最大,3-4 级手术例数最多的科室,科室年轻化、学历高,以普通妇科为底座,设有妇科肿瘤、计划生育和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及盆底亚专业组,引进盆底康复技术,建设妇科盆底治疗中心,逐步达到带动区域内各级医院形成筛查、预防、诊治三级网络。妇科内窥镜及微创手术在当地名列前茅,子宫脱垂非网片盆底重建手术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还成立了温岭市“郑美云”名医工作室,积极下乡义诊和科普讲座。

       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学习上妇科也不遗余力,朱军、阮海波、杨倩先后赴德国学习,林颖赴英国学习,将国外新的医学理念传播进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高服务质量。近年来,科室医务人员还多次在各级教师教学比赛中取得佳绩,科室教学质量得到见习、实习同学以及规培学员的一致认可。

       科室还助推“最多跑一次”,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与细节管理,通过多渠道挂号,床边结算,直接刷卡结算生育医疗费用等。科室还将14类手术纳入日间手术,方便患者就诊。为了加强患者教育,开通了公众号,定期发布科普信息。

      科室还开展“花样年华健康行公益活动”,先后赴坞根、温峤、新河等地开展下乡义诊和科普活动,用专业的技术为民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老百姓带去科普健康宣教,受到了广大群众欢迎。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青年文明号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建设于1981年,是浙江省首批县级医学龙头学科,温岭市医学重点学科,2018 年全国县级医院肾脏内科专业排名第七名。科室拥有49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队伍,也是一支细心暖心、技术精湛的队伍。

       科室助推“最多跑一次”活动,开展“专车到家门”腹透液配送服务 ,推进“当爱来敲门”腹透家访服务、“为你生命添色彩”病友会活动、“警惕沉默的杀手”肾脏病日义诊活动等一系列品牌服务和志愿活动,刊发《肾友家园》科普小报,开展健康科普宣传。

       根据科室患者的特点,医疗团队亲自上门对腹透患者所需的液体容量及其血压、体重、心肺功能等进行专科评估并提出医疗建议,推广“轻松腹透、快乐生活”的理念;专科腹透护士评估患者的居家治疗环境及无菌操作流程,对存在的问题帮忙整改;专科医生查看居家治疗日记,根据患者的饮食、服药、睡眠等情况,提出个体化的指导意见,并为给每一位患者送上专业配置的居家腹透治疗箱;给有困难的家庭送上米、油等生活用品。同时重视腹透患者的营养问题,做到“充分透析、充分营养”。2013年12月该科腹膜透析中心作为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卫计委腹透“天使展翼”项目,2014年6月作为浙江省县(市)级医院“唯一” 代表赴北京向卫计委汇报腹透相关工作,获得肯定和好评,获浙江省腹膜透析质量检查优秀单位,郑丹医师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先进个人。

       科室还探索“一生有你”陪伴式全程慢病管理与医共体慢病管理新模式,依托医共体,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筛查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慢性肾病,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战略,促进资源下沉,推进基层专科建设,推广全程陪伴式个案管理,让医务人员成为患者的终身合作伙伴。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学青年文明号

       心血管内科是台州市医学支撑学科,科室拥有成员47 人,其中 35 周岁以下青年人数 35人,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青年集体。这里有冠脉介入团队、射频起搏团队、病区 CCU 团队。科室以建设“青年文明号”为契机,通过丰富科室活动、开展主题教育等形式,强化青年医护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意识,团结拼搏,勇于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力争打造“双心”病房。

       科室现心血管介入年手术量和手术复杂程度位居台州市第二、名列浙江省县市级医院前茅。科室规范胸痛救治的流程,缩短急性心梗病人胸痛至血管开通的时间,凡是因胸痛来院的急危重症患者,将从病人利益出发,为患者打开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最及时高效的救治。科室还开展多场学术活动,帮助基层医师及时了解心血管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诊疗、胸痛的规范化诊治,提高基层医师的心血管危重症早期识别与诊疗水平、胸痛的诊治能力,帮助冠脉介入医师进一步提高冠脉介入水平。

       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和团结协作的护理队伍,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响应“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开展病房刷卡结算,加快了患者出院办理的时间。科室还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组织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比如组织专科护士学习情志护理,学习医院心理相关制度内容,开展抑郁量表使用。以护士长带头成立巴林特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关心患者身心,走近患者心里。用叙事医学推行暖心医疗行动。一系列的措施让优质服务深入人心,科室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台州市青年文明号”“台州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科室重视科研工作,发表SCI 文章 12 篇,开展浙 江 省 基 层 公 益 项 目一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两项、温岭市科技计划项目两项。获台州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2 次,温岭市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 2 次,温岭市首届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国家实用专利 2 项。

       此外,科室推出“大手牵小手”暑假医院实践活动、国庆节组织患者观看阅兵仪式,开展全国高血压日义诊等活动,都收到了广泛好评。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青年文明号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建设于 2003 年,在台州地区最早单独设立新生儿科病区,是温岭市的重点学科,是温岭市危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联体理事和骨干单位,中国新生儿协作网单位,浙江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单位。共有医护人员 27 人,是一支年轻进取、充满活力的临床队伍。

        科室积极开展和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先后开展了两项品牌公益“丑小鸭关爱公益”和“最小的粒子也亮晶晶”。医护人员通过扮演小丑、灰太狼等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动画人物,走进输液室、门诊部、住院部,或开辟住院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及恐惧,带给他们欢乐与微笑,从而达到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及心理健康的目的。“最小的粒子也亮晶晶”面向温岭地区出生出院后的早产儿,通过返院随访管理工作、建设早产儿随访群、举办早产儿家庭聚会和知识讲座等,普及育儿知识、营养指导、解答疑问、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两项品牌公益先后被新华网、浙江省政务网、《温岭日报》等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室还制定优质服务规范、服务措施和延伸服务,有效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推行护士站一站式结算服务、产科患儿直接挂号服务等,助推“最多跑一次”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根据科室年轻人多的特点,制定培养青年人才或岗位能手的规划和措施。积极开展和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经常性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在科研立项方面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温岭市科技局两项,并获得台州市第四届自然学科学术奖二等奖一项和温岭市2018年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