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晚上,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咯血的肺结核孕妇突然早产。一场生命接力赛在医院有序展开。
肺结核孕妇咯血不断,濒临分娩
32岁的林女士来自贵州,原来在怀孕7个月时,于2月9日因为发热、咳嗽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林女士白细胞和CRP指标很高,排除了新冠肺炎,考虑为感染。考虑到怀孕7个月,林女士选择放弃了放射影像检查,只是输液了一次便回家了。“因为有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也挺担心的,所以后面也没有到医院继续挂瓶和复查。”
由于咳嗽日益严重,甚至每天还会咯血数次,3月10日,林女士再次来到温岭一院检查。鉴于8个月的宝宝已基本发育,林女士接受了CT检查。一检查,医护人员也吓了一跳: 左肺多发空洞伴高密度灶,两肺散在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空洞。
感染科马春莲主任诊断林女士得的是肺结核,在和产科杨幼林主任会诊后,决定于11日上午为林女士做剖腹产,再做进一步治疗。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治疗计划制定半个多小时后,林女士突然羊水破了,需要马上分娩。
感染科病房变临时产房
经过B超检查,林女士的胎儿还是臀位,是送到分娩中心分娩,还是在感染科分娩?在考虑到分娩中心还有其他普通产妇,而林女士的肺结核疾病还在进展期,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科马春莲主任和产科杨幼林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临危不乱,决定让林女士就在感染科原病房分娩。
由于林女士二胎孕妇,产程急。晚上8点30分左右,一场感染科病房变身临时产房的行动就此展开。3位朗泰后勤公司人员及时将分娩中心的产床运转感染科病房,杨幼林主任、分娩中心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也一起赶到感染科,为产妇顺利分娩保驾护航。
医护人员们迅速、有序地准备好产包及消毒用品准备接生,一边指导林女士科学呼吸和用力,一边在旁陪同给予安慰。随着“哇”的一声,清脆悦耳的 婴儿啼哭声打破了紧张而宁静的“临时产房”。“生了,是男孩!”晚上10点零6分,林女士顺利分娩诞下体重2850克的儿子。大家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了林女士,林女士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由于婴儿是早产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把他带回了新生儿科,经过检查,孩子所幸并未感染肺结核。
肺结核从未远离
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至今仍然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发生肺结核800~1000万,被中国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人体的很多组织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一旦发病,人体就会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体重下降,夜间出汗以及持续发热等症状。与此同时,患者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疾病传染给他人。
像林女士这样新发的肺结核患者,比较难确定是何时感染的结核杆菌。“我建议备孕者最好是在怀孕前三个月做一次较完善的体检。以一个最好的身体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因为孕早中期是不适合做放射影像检查的,孕期因为检查和用药限制可能会耽误治疗。”感染科马春莲主任表示,“另外,人们对肺结核的关注度还十分不够,以为肺结核离自身很遥远。其实有一些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在公共场合不佩戴口罩,缺少对他人进行防护的意识,如此一来接触过他的人,被感染肺结核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个传染性肺肺结核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当然,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让肺结核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市民平时要加强营养和休息,保持环境清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