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医师节】有一种情怀,叫“援疆援川”

作者: 文/朱丹君、王凌云 图/相关科室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19 09:01:21
     自东西部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持续派出多名医疗骨干不远千里参与援川、援疆工作,他们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展现了医者的别样风采;他们带去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开展讲座、带教查房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01用心守望,让更多患儿重新绽放笑容
      近日,浙江省医疗援疆儿科专科联盟成立。台州援疆医生、浙江省医疗援疆儿科专科联盟副组长滕承志,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第一篇儿童科普文:《宝宝便便的秘密》,开启了组团式儿童科普。
      滕承志还参与了援疆儿科专科联盟第一次远程会诊。新和县一名6岁的孩子,在三天前误吞了一个牛仔裤的纽扣,一直卡在食道位置。“这个是最常见的异物,异物比较大不能自行通过食道,要及时取掉,否则食道穿孔就比较麻烦了。”滕承志建议在麻醉后行小儿内镜异物钳取术,“这个手术我能做,但是考虑到异物时间长,建议就近送医。”后来,这名患儿转送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术后转危为安。
      入疆以后,滕承志与其他援疆医生们一样,承担着繁重的临床与教学任务。“今年阿拉尔医院要创三甲,我们科室是等级医院必查的科室。”为此,滕承志将儿科50多个条款逐一梳理,制作了近180页的培训PPT。
      虽然援疆只有短短3个多月时间,滕承志已经收到家属送来的三面锦旗。“这些锦旗是送给我们科室全体医师的。”滕承志说,看到患儿重新绽放笑容,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此次援疆之行,滕承志遇到不少疑难杂例,比如白血病、不完全型川崎病、持续性ITP,还有被黑蜘蛛(当地人称为“黑寡妇”)叮咬中毒的病危患儿。
      疫情之下,滕承志没有退缩,仍然在一线坚守。“经历了两次‘战疫’,没有太大恐慌,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机制,这是防疫的关键。”滕承志加入了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为打赢这场“战疫”共同出谋划策。为此,他亲自撰写了儿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习方案,还写下了请战书,主动请缨要求上一线。
      “阿拉尔医院儿科也是个非常友好的科室,科主任对我们非常照顾,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我们用,自己用病房改建的房间。”滕承志说,在援疆期间他一直心存感激,“我要把我的所知所学带到阿拉尔,尽自己最大努力,造福更多患儿,为他们送去健康。在我们的用心守望下,阿拉尔一定会更加繁荣与辉煌。”
 
02尽己所能,造福茂县当地百姓
      “我们是带着使命来的,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与本地医护人员建立友谊,教给他们先进的技术和诊疗理念,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7月1日,温岭一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张存明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川之路。
      但是,到了茂县人民医院后,张存明发现,当地实际的医疗环境比预想的要艰苦得多。由于缺乏技术力量和硬件设备,很多新技术没法施展。“一切从零开始,打好基础是关键。”为此,张存明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安装调试设备、培养和挖掘有潜力的医生等。
      7月16日,张存明顺利完成在该院的第一台手术——隐匿阴茎矫形术。随后,他还开展了输尿管硬镜及软镜手术等。“前几天,我给茂县卫健局一名领导的家属做了手术,术后效果十分明显,也算开了个好头。”张存明说,这名患者曾去成都大医院做过检查,听说浙江来了泌尿外科的专家,就找他会诊,“发现我跟成都那边的会诊结论是一致的,于是就下定决心找我手术。”
      “当地饮用的水源,大多含有矿物质,导致肾结石高发。”张存明发现,在茂县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泌尿外科疾病比较常见。由于当地医院泌尿外科比较薄弱,很多病人都是带着导尿管生活,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手机24小时开机,是张存明来茂县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对我们来说,工作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个环境而已。”2011年,张存明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已经成为泌尿外科的骨干医生之一。
      “感谢医院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让我有幸参与这次援川任务。”张存明与妻子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基本都交给妻子照顾。但是,得知茂县人民医院有泌尿外科帮扶需求时,他还是主动报名了。张存明表示:“希望尽已所能,将先进的技术和诊疗理念带给当地基层医院,最终完成‘输血’任务,造福当地百姓。”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这么一群医生,他们远离家人,踏上异乡的土地,在艰苦的条件下,践行着医学誓言,谱写温岭一院大爱无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