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医师节】用信念铸就理想,以责任担当使命

作者: 文/朱丹君、王凌云 图/王凌云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19 10:03:14
       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健康的守门人。多年来,他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用“无疆的大爱”护佑着温岭百姓的健康。今年的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们冲在最前线,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的抗疫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最美”光华。
      当武汉疫情告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时在温岭打响:作为温岭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冲入疫情的“暴风眼”:1月18日,开设发热门诊;1月19日,接诊首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1月20日,开设隔离病房……全院行动,众志成城,在这夜以继日和疫情搏斗的过程中,医院感染科主任马春莲和她领导的团队始终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1月19日,感染科接诊了温岭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和17年前抗击非典时一样,这名拥有近30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毅然决定留在隔离区工作。作为一位长期和传染病打交道的医生,马春莲当然知道这次新冠疫情并不亚于2003年的非典,但接到通知后,马春莲只是匆匆和家人通了个电话,连家都没顾上回,她的爱人帮她收拾好衣物送到了医院,以便让她匀出更多的时间迅速组建起医疗团队——陈君峰、梅琴、陈锦文、夏晨曦等来自各科室室的精兵强将,迅速集结。
      来势汹汹的疫情,容不得他们有半点喘息的机会,一个接一个的新冠肺炎患者住院,高度疑似患者咽拭子标本的采样,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的大幅增加,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太多的顾虑。马春莲说:“穿上白大褂,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上前线去救治病人。”这是一群穿着白大褂的战士,义无返顾,冲锋在前!
      一个人的力量像一束微弱的光忽明忽暗,但一群人的力量就能激发激情,让光变得更亮,照得更远。当医院发出“新冠疫情集结令”时,全院496名党员无一不主动报名要求进隔离区工作。在这个战斗团队中,有正值哺乳期的年轻护士,有同为医务人员的夫妻,有年过五旬临近退休的白衣战士,也有原定春节回老家过年的湖北籍医务人员……而他们都以责任为使命,以信念铸就梦想。
      在隔离区的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所有新冠患者的病情都要关注、隔离区大大小小的事务需要统筹协调、各类数据报表需要认真核实填写、一天上百个电话的问询沟通会诊……隔离病区的“战士们”展现出了超强的凝聚力和精湛的业务能力。
      作为接诊一线的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患者隔离病区和发热门诊,这里的医护人员经历着高强度的工作量。穿着沉闷的防护服,带着冒着水珠的护目镜,细致而又繁琐地重复着各个治疗流程,要密切关注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地制定每一位的治疗方案……在隔离区的医疗团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源源不断住院的新病人未知的病情变化,病人数量的急剧上升带来医疗资源挤兑的“至暗时刻”。他们在隔离病区组建了临时党支部,马春莲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重温入党誓言、火线宣誓入党,以“零死亡率、零感染率”为目标,坚定而成功的走出了阴霾,用实际行动交出自己担当与责任的答卷。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设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大楼,它是按照传染病收治诊疗标准设计建造的,区域相对独立。分流公卫楼病人、腾空公卫楼病区、清点物资、医院全员取消休假……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深知他们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的同时,背后是全院工作人员不计得失的付出和保障,是医务人员家属默默的支持和理解,更是患者和他们家属殷切的期盼和守候。
      从1月19日收治的第一例病人开始,到3月16日从隔离病房撤离,在58个日日夜夜里,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灯从未熄灭,这里的医务人员也从未有过退缩和放弃,因为他们深知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精湛的医术是核心、坚定的信念是基石、崇高的使命是动力,唯有不放弃不抛弃,才能在肆虐的病魔手中争分夺秒地给患者以生的希望,给这个因突然降临的灾难而慌乱无助的人们以力量!
      在危机降临时凝聚,在疫情危急时坚守,在病魔肆虐时奋战,正如马春莲主任所言“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大家万众一心,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她和她的团队时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相信“用信念铸就理想,以责任担当使命”,这尚未完全散去的疫情终将会被我们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