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事件”揭晓

作者: 文/肖青刚 图/宣传统战处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1-30 11:02:54

       2020年,温岭一院不忘初心,2020年,温岭一院迎难而上,2020年,温岭一院的大小事件不胜枚举,近日,通过员工投票,温岭一院17项提名事件中选出了医院2020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1、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新冠防治目标

       温岭一院作为温岭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快速响应,全员发动,按照“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把抗击疫情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层层压实防治责任,保障防治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成立隔离区临时党支部;600多名医护工作者主动请缨,24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一线抗疫,医院共留观隔离诊疗200多人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54人;2月19日,张帅、彭官清、陈丽莎、林明志、林珍丽、赵莉莎肩负神圣使命奔赴湖北支援抗疫。4月12日, 6位“白衣战士”圆满完成光荣使命,平安凯旋,4月13日,医院为他们举行了最为隆重的欢迎仪式。4月18日在市植物园内建成战“疫”林,以纪念医护人员及全体抗疫人员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谋”画在前.以“艺”战疫作品线上线下联展助力赢得社会各界关注和一致好评。过去一年,在面对史无前例的困难和挑战,全院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实现零漏诊、零误诊、零死亡、零院感的“打胜仗”目标。医院党委书记陈军政代表医院,通过直播平台向全球分享温岭战“疫”实践经验。

2、建院以来紧急调动人员和收住伤员最多,“6·13”事故伤员救治及后续处置交出完美“答卷”

      “6·13”事件是温岭一院建院以来短时间内调动人员最多和收住病人最多的突发事件,也是温岭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突发事件,是对医院应急处置能力以及救治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爆炸事故发生后,温岭一院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卫健部门的部署下,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半个小时内调动250多名医护人员投入到抢救伤员行动中,全面开通绿色通道,紧急调配院内救治床位,在2个小时内完成对伤员的评估分类,快速、分级收住至各病区救治,并实行“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的治疗措施。本次救治工作得到了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部战区总院、浙大一院、浙大二院、省儿童医院、省立同德医院、温附一院等医院等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医疗专家的全力支援,集中救治危重症伤员,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对于本次事故伤员的救治及一系列后续处置工作,我院向政府、向群众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受到省、地、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充分肯定。

3、全员动员,齐心协力争创“三甲”提内涵

       2020年是温岭一院启动创“三甲”的第三年,也是争创“三甲”最为关键的一年。三甲办制定了临床医技科室三甲日常督查考评办法,将主管部门检查监管纳入日常化;后疫情背景下开展再动员,激发创三甲动力和活力;开展每季度三甲联合督查,促进问题整改落实;抓核心制度落实;持续开展内审工作,巩固前期三甲建设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进步成果;开展专项灭D活动及提A/B工作;11月份迎接台州市等级医院模拟评审。在争创三甲过程中,DRGs指标、医疗质量、应急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2020年1-3季度DRGs指标中,医院综合能力CMI值在全省同级医院中排名第1,疑难病例RW≥2在全省同级医院中排名第2,三四级手术例数及占比位于全省同级医院排名第6。日间手术例数及占比位于全省同级医院排名第2。

4、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基层党组织及群团建设

       5月15日,隆重举行温岭市委党校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基层党校签约仪式。医共体基层党校的设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医共体基层党建工作进入了新时代,全院广大党员干部有了接受教育培训的牢固阵地,让党的声音可听可感、入心入脑,增强了医共体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新时代背景下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基层党校的实践探索》荣获2020年第二届全国“寻找卫生健康党建创新案例”最佳实践案例;医院党委被评为“温岭市级机关党建示范点”。2020年,医院党委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及各种工作制度,着力开展规范化党建工作,落实支部标准化特色化建设,推进实施“一支部一特色”;完成团支部调整、工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两号一岗”建设;召开工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明确三项民生实事项目。召开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保障妇女权益等。

5、一院人的责任担当和硬核表现铸就殊荣

       在最不平凡的2020年,温岭一院广大干部职工在大是大非面前彰显的使命担当,以及困难与挑战面前的凝聚力、执行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这一年也是医院近年来获得表彰及荣誉最多的一年,医院被评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台州市模范集体”、“温岭市集体三等功”、温岭市“超创干”先进集体,院党委被台州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基层党组织”称号,马春莲、夏晨曦被评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梅琴被评为“浙江好人”,林文辉、陈君峰、张帅、彭官清、林明志、陈丽莎、林珍丽、赵莉莎8人被评为“台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林明志、赵莉莎被评为“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护理管理处被省护理学会评为“浙江省抗击新冠疫情优秀护理团队”。陈丽莎、夏晨曦、王艳秋、陈锦文、阮菁芝、林豪、陈娇君7人获得浙江省“最美抗疫护士”称号等等。

6、纵深推进医共体改革,加速同质化管理进程

        2020年,进一步统筹医共体人员管理;调整医共体管理中心,推进基层医院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成员单位提前10天开放门诊号源池;统一管理医共体内部财务,提高运行效率;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药品、设备、耗材的统一管理;发挥四个资源共享中心的作用,解决基层医疗单位消毒不规范,放射、心电、检验人才短缺,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推进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下沉,制定医共体双向转诊管理办法等。此外,温岭市骨质疏松诊疗医防中心成立后按照“一院一品”建设发展规划设在横峰分院,目前已建成骨质疏松一体化诊疗中心(门诊和病房),这也是全省县市区中首家成立的骨质疏松医防中心;温西分院已通过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评估;城东、松门、石塘3家分院中医科列入台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2020年度医共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绩效考核获全市第一名。

7、统筹实施医教研强院战略,加快内涵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步伐

       2020年,围绕医教研强院战略,经过反复调研分析,系统性地出台了《学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技术创新五年行动计划》、《科研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人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合作交流五年行动计划》五个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形成“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科研建设、合作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五环联动”机制。这一年,医院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及对外合作,完成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制定《中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和《中层干部及科室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开展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储备优秀年轻干部;开展高层次人才分层次培养行动计划,优化人才梯队。这一年,医院升格成为台州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柔性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丁显延教授并开展科研合作;完成与红房子医院徐丛剑院长签约;建立了管敏鑫、徐丛剑、蔡秀军教授工作站;李慧勇、朱云森顺利取得在职博士学位,率先在医院历史上取得在职博士学位的突破,此外,2020年还有2人考取在职博士,目前有8人正在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林文辉荣获“台州市名医工作室”荣誉,江天获得“浙江省医坛新秀”称号,王双双获得“台州500精英C类”称号;目前有12家医院29个科室进行科室间的合作,2020年新增6个合作单位;2020年医院还大力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各学科中心及临床医技科室年底专题汇报,接受评估。

8、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

       2020年,温岭一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这标志着以院前急救、心内科、急诊科、导管室为基础,同时整合影像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诊疗能力得到了国家认可。在胸痛中心,平均花费时间75分钟,也曾创下了急性心梗患者“D to B时间” (从进入医院大门至疏通血管时间)30分钟内开通血管的记录,远低于国家标准90分钟。另外,为提高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救治效率,还与温岭市5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医院,通过微信、电话等远程传输机制,对周边地区形成了全覆盖的胸痛协同救治网。 

9、医院入围年度“中国公益风云榜”及“全国人文管理路演大赛”公益双百榜

        2020年,医院荣获2020年度中国公益风云榜百强、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赛百强奖和浙江省卫健系统志愿服务大赛铜奖等系列奖项。在10月31日举行的第三届迷你马拉松环院跑活动现场,“温一益”公益品牌项目正式启动。

12月8日隆重举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温一益”公益品牌研讨会。研讨会上,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曙光义工、市党群支援服务中心、火速党员志愿队、红豹救援队等众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齐聚一堂,从“温一益”品牌的内涵提升、长效发展、活力创新等多个纬度,为医院公益品牌建设献计献策,反响良好。

2020年以来,社工部、团委以“青年文明号+公益”模式,逐步形成“曙光药师,伴你成长”、“妈咪,你好”等一批有特色的公益品牌项目。医院先后同九龙学校小学部、石桥头中心小学、温峤二小建立医校共同体,定期派遣医务人员进校开展防溺水教育、口腔卫生知识、护眼小知识、青春期教育等科普活动。同时,医院还建立了“温一益”健康直通车,把医院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播撒在更多更远的地方。

10全面推进人文医院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工程

       人文医院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是医院2020年力推的两大工程,也是事关内涵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的两项重要工程,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实施。根据医院统一部署,自2020年起每个职能部门每年分别推出2-3项人文建设和精细化管理项目,并列入年终述职考核内容。人文医院建设方面,2020年组织了员工秋游;举行5·12护士节活动、第三届医师节活动,进一步发扬、凝聚职业精神;开展职工子女暑假托管班;发放职工家属体检半折优惠劵;实施三大民生实事项目;发挥钉钉平台功能,开放300项线上办事流程;设立白求恩救助基金帮扶困难群众;以青年文明号为载体,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精细化管理方面,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流程化、定量化原则,首先是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宣贯,树立全员精细化管理理念;制订《2020年度各职能部门精细化管理项目计划汇编》,进一步明确全院精细化项目,成效显著,如护理管理处推行优质护理一科一特色、精品早会项目,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教育管理处推出的开展医护人员进修跟踪制度,保证进修成果的有效落地等;8月份在我院举办温岭市卫健系统5S管理现场会,进一步扩大精细化理念覆盖面。

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提名事件”:

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专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0以烧伤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为代表的一批临床专科,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在行业领域影响力与日俱增。烧伤科以浙江省内综合排名第4位的好成绩,在2019年度中国医学科技量值(STEM)学科百强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49位,比去年上升35位。泌尿外科在全国县市级医院中开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最多。开展的输尿管镜碎石术,住院时间在全省医院中最短;前列腺恶性肿瘤手术在全省重点术种排名第11名;DRGS改革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关节外科的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在全省重点术种排名均为第9名,其他多个科室的诊疗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开启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深度合作模式

       2015年温岭一院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合作医院;2016年温岭一院深化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合作,成立浙东微创外科中心。首轮合作5年来,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到学科建设、患者诊疗,医院凭借这一合作平台,有效提升了医院品牌。据统计,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共到温岭医院交流指导415人次。坐诊4981人,开展三类手术503例,四类手术517例,科内讲课200余次。2020年11月,在温岭市举行高质量推进医疗卫生对外合作签约揭牌仪式暨卫健事业“十四五”规划谋划会之际,我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开启了第二轮深化合作,重点深化浙东微创外科中心建设、加强急危重症体系建设和提升医学科研水平等合作内容。

四个温岭市级医防中心落户我院

       11月8日,在温岭市医防中心授牌仪式上,医院被授予温岭市心脑血管慢性病医防中心、温岭市骨质疏松医防中心、温岭市口腔疾病医防中心和温岭市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医防中心。在这四个医防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将疾病预防延伸至基层,医防中心通过技术培训、早筛早查、基层指导和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规范治疗等级制度,为温岭市疾病预防工作作出努力。

130多项流程提速,钉钉办公平台助推职工办事“最多跑一次”

        温岭一院自2018年9月启动钉钉软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优化办公流程,把员工从繁琐的流程化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职工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2020年,院内物资领用、信息申报、职工出差、请假、进修、开会等18个职能部门的130多项审批流程都在钉钉上运行,包括院内审批、公告发布、考试培训、调查问卷、公文流转等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今,院领导、医生、护士、行政、后勤等人员都是通过钉钉进行工作沟通与协同办公。“钉钉软件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医院已经迈入了‘互联网+'移动智能办公的时代。根据系统数据显示,医院每日有2300余位职工登录钉钉进行掌上办公。不管在哪里,职工都可以在手机上参与学习、在线考试、听讲座或办理申请等。

互联网护理专科门诊助推互联网医院建设进程

       8月份温岭一院互联网护理专科门诊正式上线,专科护士及高年资临床护士为广大患者开展互联网护理专家线上门诊服务58人次。护理管理处于年初以项目化形式规范推进居家护理服务工作,完善居家护理病房及居家护理门诊服务流程,涉及换药、更换胃管、肌肉注射、更换尿管、PICC维护、抽血、电话咨询、送药、监测生命体征等项目,惠及温岭市各街道及乡镇患者150多人次。

首次以支部为单位,圆满举行迷你马拉松环院跑活动

       10月31日上午,在院内隆重举行了“党建引领新时代 不负韶华共奋进”第三届迷你马拉松环院跑活动。来自医共体成员单位及本院800多名运动员参加,首次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参赛,活动除了保留前两届迷你马拉松环院跑和美食节,还增加了各党支部品牌展示及拔河比赛,增进了各党支部的凝聚力,规模空前,形式新颖,反响良好。

《健康直播间》平台开通并完成直播67场

       为进一步丰富健康教育形式,让健康科普知识走入千家万户,《健康直播间》于5月9日正式开播,截止年底在三个平台共开展直播67场。儿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呼吸内科、眼科、精神卫生科、骨科、口腔科、麻醉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针灸推拿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参与了直播,观看人次达到140多万。“健康直播间”直播内容以向社会大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为主,将定期安排院内专家,针对各类疾病及健康知识开展健康讲座,并在线解答市民的问题,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