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浙江省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授予卒中防治中心,标志着医院脑卒中救治能力获得肯定,卒中中心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继国家级胸痛中心落户温岭一院后,又一重量级授牌。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其中脑血管堵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占所有中风的70%以上,血管内取栓或者静脉溶栓是急性期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的用药时间窗是4.5小时,超过时间窗则无法启动静脉溶栓,这对患者就诊的及时性以及进入急诊后医院溶栓的绿色通道的畅通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切实提高群众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成立卒中中心,2020年将卒中中心建设列入医院重点工作,进行医院资源优化配置,规范临床诊疗,优化流程,全面提升脑卒中救治能力和水平。通过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超声影像科、检验科、特检科、麻醉科、介入科、ICU、内分泌科、康复科、信息科等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与6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医院,通过远程传输机制,在周边地区形成全覆盖的卒中协调救治网,不断加强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和区域内卒中急救系统的接转诊,缩短脑卒中急救DNT时间(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
卒中中心下设院前急救组、急诊组/静脉溶栓组、脑血管介入组、神经外科组、康复组、质控/培训组、二级预防/健康管理组等11个小组。全院从分诊、挂号到医护诊疗,形成卒中优先治疗理念;急诊配置卒中专用箱和溶栓专用床;制定时钟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对市民宣传引导,提高卒中中心识别度及指引效果;积极开展院内外卒中防治相关技能培训;注重持续质量改进,引进设备;通过静脉溶栓术、动脉取栓术、支架植入术、脑出血开颅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等,有效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卒中中心急性脑动脉取栓、经皮穿刺颅内动脉瘤术等年手术量逐年递增,从2017年的139例次增加到2020年的298例次,2021年1-11月手术例次已达38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动脉瘤介入栓塞等常规开展。目前,脑卒中急救DNT时间达到45分钟。
10月9日,浙江省脑卒中质控中心专家对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考核,通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考核,对医院卒中中心团队建设、硬件设施、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及专家组意见,正式确认医院为2021年度浙江省防治卒中中心单位。与此同时,医院还被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授予“溶栓先锋奖。”
未来,医院将继续全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持续发展区域协同救治,完善急救体系建设,与前沿技术、理念接轨,切实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