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科普】老烂脚、压疮……伤口好不了,烧伤科医生教你怎么办

作者: 文/谭静雷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4-08 09:11:31

什么是慢性难愈合创面?

        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其定义为: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而这里所指的1个月并非完全绝对。通常,当创面每周不能缩小10%-15%,或超过1个月不能缩50%,就可以被认定为慢性难愈性创面。

       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创面难以愈合,它的特点是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涉及学科多、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

       今天就让烧伤科医生谭静雷给我们讲讲慢性难愈合创面的那些事儿。

慢性难愈合创面具体包括哪些类型?

1.外伤性溃疡

外伤性溃疡指主要因严重骨折、烧伤等造成的组织缺损继发的溃疡。组织缺损较大、坏死组织较多和处理不当,是外伤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压力性溃疡(压疮)

身体骨隆起部位长期过度受压迫所造成的溃疡。

3. 放射性溃疡   

由于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接受放射性治疗所致,常见于头颅、胸骨前、乳腺部位、锁骨上等部位。表现为:溃疡大小不一、深浅不等,溃疡基底凹凸不平,肉芽枯萎,常有脓苔,周围疤痕增生,硬如皮革。

4. 静脉性溃疡   

在静脉回流障碍的基础上轻微外伤或感染后发生的溃疡,多见于下肢。下肢深静脉栓塞和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闭锁不全是造成静脉溃疡的常见原因。静脉淤血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特别是内踝上方。 

5. 动脉性溃疡

动脉性溃疡,也称缺血性溃疡,主要由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肢体远端缺血缺氧,组织缺血坏死形成溃疡。   

6.感染性溃疡 

一般溃疡均有继发性感染,感染性溃疡通常指的是真菌、结核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特殊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溃疡。

7.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等原因,导致血流障碍、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皮肤感染等。

 

形成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原因?

难愈性创面发病原因复杂,不同类型的难愈性创面的发病原因也各有差异。

主要包括: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水肿,灌注不佳,缺血缺氧,新生血管缺乏,创面周围反复出现异常性炎症刺激,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大量细菌定植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生长因子水平降低,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过度激活或分布异常等。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讲压疮和糖尿病足


什么是压疮?

压疮,俗称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溃烂。压疮好发于因病需长期卧床,身体无法活动的患者,骨骼突出部位如臀部、尾骶部、脚踝、足跟最常见。

哪些人容易得压疮?

昏迷、瘫痪等长期卧床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营养不良身体消瘦者、大小便失禁者、水肿患者、使用石膏托等矫形器械者等等。

压疮的治疗?

首先要经常更换患者的体位、姿势,防止局部长期的受压,必要时可使用特殊的充气垫进行减压处理。其次对于创面要清创。然后外用促进修复的敷料。

目前有很多种敷料,比如水凝胶敷料、硅胶敷料、抗菌素敷料等,都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水肿,为伤口愈合创造条件。如果局部有感染,就需要外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还要内服抗菌素治疗。压疮如果坏死组织较多,首先需要手术清创,后期可以通过植皮、皮瓣等手术方式封闭创面,另外一些物理疗法,比如局部照光、电磁波,还有负压等方法,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们该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压疮治疗的时间长、难度大、花费高,发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压疮是“防”大于“治”。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常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用软枕垫于身体空隙处或使用气垫床使得压力分散受力均匀。

2.保持病人身体和床单、衣物 清洁、干燥,大小便污染及时清洗。

3.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以及按摩促进皮肤血运循环。

4.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新鲜蔬菜、水果等。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慢性血糖增高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或者深层组织的坏死。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足的最常见的表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有哪些?

1.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

2.有足溃疡或截肢史的糖尿病患者。

3.足部卫生情况差、穿不合适鞋袜。

4.伴有神经病变: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变。

5.周围血管病变:足动脉搏动异常、皮肤颜色改变。

6.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或足底有胼胝。

7.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如肾功能衰竭、明显视网膜病变。

8.吸烟、酗酒等。

9.独居生活老年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1.一般治疗:控制血糖、营养支持。

2.药物治疗: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营养神经、扩血管、抗血小板、抗凝血、抗感染治疗。

3.外科治疗:清创、换药、负压引流术、植皮、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截肢术。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筋疽”、“脱疽”,内服、 中药足浴熏洗。

5.其他:高压氧、光电治疗、超声波。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一)全身预防:

1.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

2.戒烟,戒酒。

3.适当规律运动。

(二)局部预防:

1.每年到医院专科门诊足部至少检查一次,一旦破溃应及时就医。

2.每天检查足与鞋袜:建议穿柔软舒适的鞋子;袜子需保持干燥、透气;每日应检查足底趾缝、脚跟有无郓裂、破溃、水泡等,注意足部皮温和皮肤颜色改变;每日温水洗脚,保持足部干爽。

3.胼胝与嵌甲需及时处理。

4.足部有真菌感染时可以外用一些抗真菌药物。

5.定制的减压鞋与减压支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足溃疡发生。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患者看哪个科室?

引起慢性创面的原因很多,涉及到多个学科,所以患者经常就诊于不同的科室,分散在普外科、骨科、内科、内分泌科以及换药门诊等。往往单个科室的治疗有一定的片面性。治疗难愈合创面有70%的工作在做创面处理。

我们烧伤科凭借多年治疗烧伤及处理创面的经验,是省内最早一批开始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科室。同时我们联合了内分泌、营养、介入、麻醉、放射等多个学科,成立了“创面治疗中心”(浙江创面修复与转化应用中心)。并应用封闭负压吸引、自体皮移植、皮瓣转移、光子治疗、超声清创、PRP创面治疗技术、各类生长因子的应用、创面牵张闭合等技术,对慢创病人进行专科治疗,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科室的诊疗范围包括哪些?

1.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包括糖尿病足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老烂脚)、褥疮(压疮)、结缔组织病合并创面等;

2.皮肤缺损:包括各种外伤性及医源性皮肤缺损,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擦伤、切割伤、手术后皮肤缺损等;

3.感染性创面:蜂窝组织炎、痈、坏死性筋膜炎、手术后切口感染不愈、感染性窦道等;

4.烧伤创面:热液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热压伤(高温压模机)、放射性损伤等;

5.其他:疤痕修复、疤痕畸形矫正、体表肿物、甲沟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