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特写】这是一名年轻的“排雷兵”: “要保证速度, 更要保证质量”

作者: 文/朱丹君、王凌云 图/潘宇琪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4-08 09:23:14

        面对一轮接一轮的核酸检测,大量的标本从采样点陆续被送到实验室。他们在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也被称为“病毒猎手”……他们就是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员。

       “现在,我们每天平均检测量达到3000份以上,经常从早上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周仁芳介绍,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责任重大,作为检验人,他们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排雷兵”的工作。一份份高效、精准的核酸检测报告的及时出具,离不开检验人员的辛苦付出。

      “中午12点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这是我们最忙碌的时间,中午没有午休。”检验员梁韵娉出生于1998年,虽然从事这项工作只有两年,但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核酸检测各个流程。接样整理、条码录入、核酸提取、上机扩增检测、结果分析、审核报告……这些检测步骤严谨又细致。

      新冠病毒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所有的检测样本集中在实验室。梁韵娉和同事们每次工作的第一步,严格按照防护标准保护个人安全,穿戴帽子、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二层乳胶手套、隔离衣、一次性鞋套等,一样也不能少。

       “马上就要到夏天了,这对我们检验员来说,是非常难熬的季节。”梁韵娉说,虽然夏天实验室里开着空调,但房间里大量仪器、设备在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连空调都没多少作用,每次脱下防护服,T恤都是湿的。”

       “在密闭环境下,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特别费力。”梁韵娉最怕工作时碰上例假,“又闷又热,太遭罪了。”为了每次能在三级防护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她和伙伴们进实验室前都尽量少吃饭、少喝水。

       “标本量太大,检验人员很紧缺,科室各位主任、组长都亲自上场了,可以说是全员出动。我若是请了假,那意味着其他同事就要顶上来。”梁韵娉说,特别是上了夜班的同事,若接连上早班,会非常辛苦。

       “都说我们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但是所谓的危险并不是我们最大的压力,我们最担心的是自己不够细心。特别是在分子组,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出一点差错。”梁韵娉说,试剂板就比巴掌大一些,里面的小格子只有小拇指指甲那么大,检验员要把样本依次放入各个小格子中,机械的动作、精准的操作,让检验员连喘息都变得小心翼翼。

       “每一份检验标本背后都是当事人对结果的期待,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出结果,保证速度,更要保证质量。”梁韵娉对自己的定位是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核酸检验一线的“小尖兵”。

       “当天送来的样本,一般当天都要出具检测报告。”周仁芳说,急诊、发热门诊等特殊患者标本的检测时长需要4到6小时。由于日常的检测样本量比较大,有时候普通筛检标本需要12到24小时。

       3月14日至3月20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完成了2.6万余份核酸标本的检测,平均每天需检测3700多份。其中3月16日当天检测量最大,达到4483份。

      “在这场疫情防控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人员是侦察兵,是临床诊疗医生的眼睛,我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周仁芳说,为了能快速出具检测结果,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数月来加班加点,实验室内24小时灯火通明,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