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6日,“2025年临床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议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市药学会承办,杭州康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此次培训会围绕临床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展开研讨,温州医科大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全体参会者搭建开放、多元的学习交流平台,旨在通过系统专业的课程,全方位提升医院临床试验水平与质量,推动临床研究事业迈向新高度。
科技管理处副主任王双双主持
会议正式拉开帷幕之际,主持人王双双逐一介绍本次与会嘉宾。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管副院长蔡海军
蔡海军副院长表示,临床科研能力既是医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本次培训作为临床研究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旨在强化“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思维,期望学员能将前沿研究方法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致辞结束后,本次培训课程正式启动,来自机构办、风湿免疫科、肿瘤科、心内科的六位专家深入剖析并阐述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各类问题,分享各自学科领域的宝贵实践经验,为在座学员提供极具价值的临床研究参考。
衢州市人民医院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楼丽君
衢州市人民医院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楼丽君围绕药物临床试验运行及质量控制,以临床试验基础与准备工作、试验方案设计与准备工作、试验实施与数据管理、质量控制与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对临床试验流程中各环节需关注的要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
随后,楼丽君主任就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与权益保护展开深入解读。她着重强调,受试者招募作为临床试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招募方式的科学性、受试者伦理审查的严谨性,以及受试者权益保障的全面性,都是我们在开展临床试验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严格把控的核心要素。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姜大伟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姜大伟立足临床医生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价值与实践路径这一核心议题,为在场的学员们阐释了科研在医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并辅以实际案例,强调科研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经姜大伟主任的分析,与会人员对临床研究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不仅有助于激发更多院内医疗工作者投身于临床研究,更为实现临床研究的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程勇军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程勇军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驱动下的研究者发起临床试验(IIT)研究方案设计,为在座学员构建了IIT方案设计的系统性认知框架,并针对研究推进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类挑战提供解决方法。同时,他结合重点案例进行细致讲解,助力在座学员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能力的有效跃迁。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邹继峰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邹继峰凭借其在肿瘤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深厚专业知识,从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概况、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三方面展开,聚焦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为与会学员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诊疗思维进阶路径。
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晓曙
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晓曙以高血压这一常见病症为出发点,围绕临床研究转化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突破性应用展开深度解析,为高血压防治体系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思路。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试验机构秘书张苗苗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试验机构秘书张苗苗聚焦IIT管理规范与流程管理,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精准解读与临床研究项目申请相关流程的系统分析,夯实临床研究从业者的合规意识,赋能临床研究规范化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
学员在手机答题
专题培训结束后,会议进程来到答题环节,在座学员纷纷参与答题。这场以考促学的专题培训会,不仅为学术交流构建了完整的“输入-转化-输出”闭环,更为区域临床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筑牢了人才基石。
温州医科大学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数字化考核验证的模式,确保培训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令参会人员不仅在临床研究素养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更在规范执行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