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温岭市一院试点推出“无陪护病房”,有望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奔波”

作者: 文、图/朱丹君、杨诗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2-06 00:00:00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病人住院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局面,一场医疗服务需求与资源供应之间的考验,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名为“无陪护病房”的新医疗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悄然盛行。

这种陪护方式,是指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近期,温岭市一院脊柱外科在我市率先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解患者和家属的燃眉之急。



“无陪护病房”,受家属称赞

“阿婆,我来给你捏捏手,活动一下肌肉。”从早上5点起床开始,护工王大姐就跟陀螺一样,忙着给患者洗漱、擦脸、翻身、喂饭、辅助锻炼……一整天的时间,王大姐几乎都待在病房里,悉心照料同个病房的两名患者。

前几天,陈阿姨开电瓶车时不慎摔倒,在市一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由于家人有工作要忙,只好请了帮忙陪护。不过,家属请的不是简单的护工,而是“无陪护”病房的24小时护理员。

“我妈刚做完手术,请的是‘一对一’的护理员,费用相对要贵一些。现在她的身体基本没什么大碍了,就调整为‘一对二’,费用能节省不少。”提起“无陪护”病房的服务,家属郑先生点头称赞,“这个政策不错,可以减轻病人负担,特别是长时间住院的,能节省不少费用。”

“‘无陪护’病房,并不是没有陪护服务的病房,而是将陪护工作交给了像王大姐这样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脊柱外科护士长朱倩告诉记者,过去患者住院时,家属亲自“上阵”,往往会因护理牵扯大量精力与时间,时间一长难免力不从心。

“像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哪里有时间天天待在医院,能用钱解决的真不是事,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采访了一些家属,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尝试这种服务。不过,他们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岗前先培训,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由于脊柱外科收治的大部分是脊柱受伤的患者,术后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大姐曾有过十多年的护工经验,成为“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她做任何事情都有规范流程,比如协助患者进行轴位翻身,移位不可拖、拉、推,需将病床托起后再翻转,以免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

“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能配合医护人员更好地完成术后照料及康复锻炼,更好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朱倩认为,“无陪护”病房的出现,既可以减轻家属的照护压力,还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安全、优质的照顾。

据悉,在医院上岗的护理员,大多由第三方公司提供。虽然,这些护理员此前已经历了统一培训,但要想成功“入职”无陪护病房,他们还得经过一些考验。

“我们科室的护理员,都有10年以上的护理经验。”朱倩说,所有陪护人员必须经过《医疗护理员》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再需经过科室的专科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医院还定期开展督查,“只有具备了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才能更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家属也更放心。” 



费用采用阶梯式支付,陪护质量有监管

根据浙江省卫健委下发的文件,要求推进“无陪护”病房试点,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今年10月,市一院进行全院护理单元陪护现况调研后,确定脊柱外科为试点科室,并多次召开部门“无陪护病房”推进会议。

“‘无陪护’病房的推广,实现‘入院有人帮,住院有人护,检查有人陪’,24小时不间断陪护,很大程度减轻患者住院对家庭的影响。”市一院护理管理处主任苏雅云表示,这种模式将陆续在有需求的科室试点推广。

有了专业护理员,服务模式也在更新。在“无陪护”病房的运作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会根据住院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病情、自主活动情况等指标,提供“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等不同类型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相比以往的护工服务,无陪护病房在陪护费用上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目前,脊柱外科“一对一”陪护,收费是255元/天,“一对二”陪护是160元/天,“一对三”陪护是140元/天。另外,针对术前普通病人,收费是50元/天。

“由于专业陪护人员比较紧缺,全院推广这种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苏雅云表示,医院将定期开展监督和反馈工作,尽力把这个模板打造好,通过不断改善流程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