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炎症性肠病不分年龄,正从“少见病“转为“常见病”

作者: 文、图/杨诗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5-30 09:59:22
“我患病将近有20多年了,从刚开始单一的一种药到现在的生物制剂……”5月19日,正值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区内,一场炎症性肠病(IBD)病友会正在开展。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炎症性肠病不分年龄”。据介绍,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症状,有些患者还会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皮肤,乃至眼睛等。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炎症性肠病也从“少见病”逐渐发展为一种不可治愈、需要长期治疗的“常见病”。2005-2014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总病例约为35万,预计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左右。过去,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以青少年为主。近几年,55岁以上老年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在稳步上升。
 
为了提高公众对IBD的知晓程度,给予患者家庭更多指引和人文关怀,医院消化内科特开展炎症性肠病(IBD)病友会。当天会议由消化内科副主任陈霞主任医师主持会议。消化内科主任颜海帆主任医师简要介绍了科室IBD的建设发展情况。
 
接着邀请了夏晨梅副主任医师、护士长胡丹红及胃肠外科李文焕主任医师,为大家讲授《IBD患者的自我管理》《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策略》。紧接着,两个病友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各自的抗病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共鸣。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前来就诊时,需要通过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手段来确诊疾病。患者平时生活负担较重,不仅要频繁跑厕所,日常疾病管理也要小心翼翼,吃不好或是压力大都会加重病情。
 
据悉,去年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常相伴·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式投入使用。IBD患者可以在上午9时左右入院,下午14时前就可以完成输注,即可出院,不仅减少在院时间,降低费用,改善了IBD患者就医体验,也缓解了医院床位压力。目前温岭一院消化内科IBD病种在台州走在前列,在全省排名第19名。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炎症性肠病MDT团队成立于2015年11月,主要针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疑难小肠疾病的诊治。团队定期为疑难病例开展讨论、制定诊疗方案,年讨论病例数近50例,是台州市内首批开展IBD-MDT的诊疗团队。
 
团队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