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科普】聊聊胃癌和幽门螺杆菌

作者: 周悦纳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2-12 09:40:35

    谈癌色变,“胃癌”也是常见的一种癌症疾病。而胃癌的发生往往与一种细菌紧密相连——它就是“幽门螺杆菌”

    那么,“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到底有哪些联系?听听温岭一院消化内科主任颜海帆是怎么告诉大家的吧。

    近日,在消化内科示教室里,颜海帆主任为患者们普及了生动的一堂知识课。现场患者们与颜主任互动问答,并用手机拍照记录知识要点,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 (通常说的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即可引起炎症 。Hp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目前我国感染率约50%。据了解,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正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源,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引起一系列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不仅如此,它与胃癌也有不小的联系。 

    全球60%以上的胃癌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它为胃癌的发生奠定了基础。若您存在Hp感染您罹患胃癌的风险将比其他未感染者增加近6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患胃癌吗?

    颜主任告诉你:“不一定哦”“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胃癌唯一的致病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必须警惕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颜主任说道。

    哪些人要筛查幽门螺杆菌?

    “上腹疼痛、早饱、口渴、恶心呕吐或腹胀的情况,就需要考虑做幽门螺杆菌的筛查了。”颜主任继续说道,“存在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和胃癌家族史等情况时,推荐筛查幽门螺杆菌。”

    查出阳性一样要根除吗?如何根除?

    最新观点认为只要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应该进行根除治疗;一旦感染Hp,会导致一系列胃部疾病,尤其增加胃癌风险;感染了Hp的人既不要为此而恐惧,也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端正心态,正确治疗,争取最大获益。

    根除治疗后的就医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PPI)、两种抗生素以及铋剂,共计四种药物,每日2次,连服10日或14日。”  颜主任补充道。

     根除治疗结束4周后还需要来医院复查,根除成功也建议定期来医院检查。另外,由于少数患者在根除治疗后会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这是由于根除后胃酸的分泌得到改善,但情况较轻,基本不需要治疗。

    根除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 服药需遵医嘱,1日2次,连服10日或14日。 如根据自行判断而擅自停药,根除治疗不但不会成功,可能还会产生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

    2. 治疗中,即使胃部症状有所好转,也要坚持服药。 根除治疗不是缓解胃部症状的治疗,而是为了根除幽门螺杆菌, 所以必须坚持服药

    3. 根除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软便、腹泻以及味觉障碍等副作用。 如出现以上症状,请咨询主治医或药剂师。

    4. 根除治疗中的吸烟及饮酒 。吸烟及饮酒,可能会妨碍根除治疗,因此治疗过程中尽可能禁烟禁酒。

    最后,颜主任也告诉大家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预防溃疡复发,降低胃癌发生,快速消退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