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多岁的李先生非常爱吃火锅,常约上三五好友去火锅店边吃边聊,每次都感觉过足了嘴瘾。尤其到了冬天,火锅更是他的最爱。不过前段日子,李先生经常晚上感觉大脚趾痛,而且越来越严重。
“一开始我挂了骨科,骨科医生检查后,诊断我得了痛风性关节炎,让我到风湿免疫、痛风门诊看病。”12月6日上午,在医院特需门诊,李先生向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应振华主任医师咨询病情。
为了提高广大患者对风湿免疫疾病的认识,普及推广风湿免疫疾病的规范诊治,医院当天上午在特需门诊举行风湿病免费义诊活动,来自省内的4位治疗风湿病的医生,为80名风湿病患者免费诊疗。据介绍,这是省风湿病协会第三次组织省里医生来我市开展义诊活动。
高尿酸血症程度越重,时间越长,越可能发生痛风性关节炎
据医院风湿免疫科负责人程勇军副主任医师介绍,现在很多人联络感情的方式大多会在饭桌上,饮食油腻,加上饮酒,很容易患上痛风。当前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病人越来越多,并且患者群逐渐呈低龄化趋势。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我院门诊有5576人诊断为关节炎,其中有754人是痛风性关节炎,占13.5%。同期,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出高尿酸患者333人,占体检总人数的1.7%。
程勇军表示,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尿酸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平衡。如果人体内嘌呤过多,就会使人体合成大量的尿酸。当尿酸在血液中超过饱和,或者排泄减少,就会形成结晶,在人体许多组织中沉积。尿酸最容易沉积在关节部位,以足、踝、足跟、膝、手腕、手指等部位的关节最常见,所以这些关节最常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其次,尿酸也易沉积在皮下,以耳廓、脚趾、手掌、手指、手腕等处多见,可形成皮下结节;也可在肾脏沉积,导致痛风性肾病、结石等。另外,酒类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痛风患者要少吃火锅,多喝白开水
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有多可怕?之所以称为“痛风”,是因为疼痛来去如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程勇军说,大脚趾疼痛是痛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往往是在猛吃海鲜、动物肉类、饮酒之后,起病十分急骤,常见于午夜足痛,关节以及周围软组织明显红肿热痛,可持续数日。痛风发作后,有可能自行缓解,病情进入间歇期,数月或者数年后不定时发作,如果痛风反复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死亡。
程勇军提醒,得了痛风一定要及时诊断,坚持医治,不懈地进行保养,才能减少或者杜绝痛风复发。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动物肝脏等;多喝白开水,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尿酸;避免过度肥胖;少喝酒,尤其是啤酒,咖啡及茶等也应适量;更要避免暴饮暴食,尿酸值忽高忽低,会加速尿酸钠盐的沉积,使痛风发作。
“像李先生一样的痛风患者,最好不要吃火锅,吃火锅时会大量进食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骨髓、牛羊肉、海鲜、虾蟹等。进食后,很容易导致尿酸升高,痛风发作。如实在要吃,那最好选择火锅的底汤和配料都是清淡的,少辛辣,以免刺激胃肠黏膜。也别吃太多动物内脏,可多吃些新鲜蔬菜,但要注意,蘑菇中所含的嘌呤也很高,不建议多吃。”程勇军提醒广大市民。
为了便于痛风病人就诊,近日,我院痛风专病门诊正式开诊,于每周三上午、周二、周四、周五全天门诊,由肾内风湿科程勇军、严海红和王文龙等医师坐诊,痛风病人再也不用不知找谁看病而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