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走近医生】穿梭在新老院区的一天

作者: 周悦纳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8-18 09:28:42

     不知道在你的脑海中,医生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是坐在诊间细心问诊的画面吗?还是在带着口罩穿着手术服利索地操作手术的情景呢?又或者是举着影像片一起会诊讨论和研究治疗方案的场景......而除了坐诊和手术,医生们在病房里的样子,却很少被大多数人熟知,其实他们是这样的......

     和往常一样,8月14日早上7:30,在肾内科示教室里是早交班时刻。结束完交接班,查房开始,也是忙碌的开始。戴再友和同组查房的医生们来到一位阿婆床前,在查询对比了近几日的检查结果后,戴再友便询问起阿婆的情况。

     “阿婆,今天腿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疼痛?”戴再友问道。

     “嗯,稍微有点疼,比起昨天感觉稍微好些,麻烦你们再帮我看看。”阿婆掀开了被子,一边挽起裤脚,一边和医生们比划着此时此刻的感受。

     随后,大家来到了另一间病房,这便是一位前一日做过血透治疗的患者。据悉,在病房里,也住着部分血透患者,他们每周都需要做2-3次透析,每次透析则要经历约4个小时,疾病和透析带来的痛苦,常常令他们没有进食的欲望。

     由于透析导致部分营养物质的流失,再者患者胃口不佳,在询问完患者的情况后,戴再友发现其营养状况需要改善,于是嘱咐他:“记得要在饮食中均衡营养,最好吃些肉类或者蛋白质类的食物,只有保证了营养,才能加快恢复。”

     就这样,在一张张病床前,询问、观察、记录、嘱咐......

     一个多小时后,戴再友从病房来到血透室,这里有十多位患者等待他的查看。透析机器正在通过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与患者进行物质交换。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的查房时光结束了,戴再友回到医生办公室,休息片刻就该到午饭时间,这时候电话响起来,“下午我要到新院区安排手术,老院的血透室又要让你顶个班了。”原来是王康瑶医生的电话,由于王康瑶需要到新院进行手术,而只有2位医生的血透室要剩下1位了,50多位患者靠剩下的1位医生和护理人员根本忙不过来,戴再友便主动帮顶班。

     “好的,下午我过来。”

     下午1点半了,他就像拿到接力赛的“交接棒”一样,马不停蹄地赶上定制公交。二十多分钟后,到达了老院区血透室。换上白大褂,很快,戴再友开启了工作模式

     “阿公今年83了吧?”
     “是的,活到现在也差不多了,这个病太麻烦了,治不好。”
     听闻阿公对血透治疗力不从心,戴再友继续说道:“阿公,现在透析机的功能很厉害了,像一些进口的机器完全能提高透析效率,有许多和你一样年龄的患者坚持后,还能延续更久,活到一百多岁的案例给了很多人信心,像你现在已经透析了三年多了,情况挺稳定, 再配合治疗,89岁也没问题......”
     说完,大家都笑了......

     下午三点多,戴再友从血透室二楼下来,再次确认没有特别的情况后,他回到医生办公室,坐下,继续进行着十多分钟前被呼叫打断的查询......

 

医生简介

  戴再友,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血液透析室主任,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多种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肾穿刺活检术。熟练掌握尿毒症血透、腹透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快速问答

Q1.你觉得医生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戴再友:我认为医生是一个帮助病人减轻痛苦的职业,由于自己所在的科室是内科,慢性疾病患者多,需要长期坚持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患者也很多。作为他们的治疗者,始终都需要本着一颗与病人良好沟通、努力为病人治疗的心,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延缓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Q2.你喜欢当医生吗?为什么?

戴再友:蛮喜欢的。从医的17年来,面对各种各样的重症患者,我们要的不仅是尽全力救助患者,还要用宽慰的方式告诉家属患者情况和需要配合的治疗方案,虽然遇到过一些不理解的家属,但更多的是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的,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他们给予我们的信任和尊重,令我们特别欣慰。

 

Q3.医师节来临,你有什么小愿望吗?

戴再友:作为父亲,我希望家里的宝贝们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医生,希望我的同事们在工作之余能劳逸结合,别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多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