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医科普】尿酸指数高,千万别忽视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10-31 10:27:06
 注意了!在“三高”以外,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单上看到了第四高——“高尿酸血症”的字眼。很快,有一些人因脚指头红肿热痛、大小关节变形、肾功能受损、结石等,饱受痛风折磨。有些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痛风患者,甚至因为痛风痛得上不了班。

  年轻男性更易患上高尿酸症
  据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程勇军介绍,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女性患者大部分会在绝经后50岁出现尿酸高。因为女性有雌激素,雌激素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所以生育期的妇女往往很少会有痛风问题。”程医生说,男性在30岁不到就中招的较多,主要归咎于进食过多导致的肥胖。
  “尿酸,跟血糖、血脂一样,是血液中的一种物质,体内尿酸含量过多就会有害。”程医生说,有些食物含有高嘌呤,大量的嘌呤分解生产出大量的尿酸,导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当血液中的尿酸饱和之后,可形成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肾脏等器官沉积,引起炎症,导致病变。此外,还会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  痛风,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是原因不明的痛风,主要由于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继发性痛风能找出明确的发病原因,如肾功能不全、患有肾病,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肿瘤放疗、化疗以后,由于受到破坏的细胞增多,也会释放出嘌呤等。
  另外,有些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一些外界诱因的作用下,也容易导致痛风,如暴食酗酒、劳累、过度运动引发损伤、鞋子太紧、天气寒冷等。

  耳廓皮下出现痛风石,估计患了高尿酸症
  有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历的患者往往会对发作心有余悸。多数患者发作前有高嘌呤饮食,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程医生表示,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会在一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会出现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廓,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尿酸长期居高不下,可能发展为痛风
  程医生认为,对于中青年痛风患者来说,应该及早开展饮食和生活干预,可以延缓病程进展,减轻危害。患者一旦确认患了高尿酸血症,首先要搞清楚是否需要用药治疗。如果是单纯高尿酸血症,血液尿酸值在535微摩尔/升以下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应控制饮食,避免诱因,定期复查。反之,应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果尿酸长期居高不下就有可能发展为痛风,应该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尤其要重视。定期体检一定记住检查血尿酸。

  链接 〉〉预防高尿酸,记住3数字
  3克盐  普通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而痛风患者得减半,每天最好别超过3克。食盐中的钠会促进尿酸沉淀,加之痛风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肾病等,所以痛风患者一定要限制吃盐量及咸菜、腌制品等高钠食品。
  3升水  水是身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痛风者来说,充足的饮水有利于排出尿酸,预防尿酸肾结石。在饮水上,痛风者得比一般人多喝些,每天起码喝2升以上,最好能达到3升(相当于两个大饮料瓶的量)。
  30分钟运动  运动有利于痛风者的新陈代谢,可以促进尿酸排出。而运动应以中低强度的为宜,比如游泳、步行、跳舞等。50岁左右的患者,运动后微微发汗、心率达到110~120次/分为宜。每天早晚各锻炼30分钟,每周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