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2019年台州市肾脏病分会学术年会在温岭市隆重召开,会议由台州市医学会主办,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协办。会议邀请到了省内外肾脏病专家,在场与会人员共享了一场肾脏病学的学术盛宴。
温岭一院肾内科主任李云生在会上致辞,他对专家同道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温岭一院肾内科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最后预祝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肾脏病分会学术年会大咖云集,授课内容涵盖面广,与会人员收获颇丰。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主任于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国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治疗指南—钙磷代谢指南》的讲课,当中提到2018年中国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南已经更新,新版指南不再将碳酸镧等非钙磷结合计作为含钙磷结合剂的替代或补充,而是可以作为一线磷结合剂。血磷是控制CKD-MBD的关键环节,新版指南提高了控磷目标要求,要求控制血磷在正常范围,强调磷结合剂使用的个性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苏白海教授在其《血液净化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一课中讲到血浆疗法在临床多种免疫系统疾病中作为抢救治疗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血浆疗法应用的临床证据质量欠佳,尚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临床效果。苏白海教授还指出,赋予血液净化设备自抗凝特性可能减少出血时间,增加其应用范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透室主任医师陈育青教授讲的《高龄人群的肾脏替代治疗》中,针对高龄肾脏患者的治疗选择提出一些疑问及看法。何时开始透析治疗的介入,如何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还是肾移植,何时终止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管理,陈育青教授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个人见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级工程师田爱辉带来了《透析水质管理与院感防控》一课,田爱辉教授指出,透析设备消毒与清洗是非常必要的,而不规范的消毒等于强化污染,因此透析设备消毒必须按规范来。田爱辉教授也对透析设备消毒与清洗的药物提出了一些建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张萍为大家讲授了《急性肾损伤的血液净化进展》一课,她提出了组合式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个体化、杂合式、序贯治疗是今后血液净化治疗的发展趋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韩飞主任医师讲授了《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一课。根据2018年狼疮肾炎病理标准更新,狼疮肾炎诊断有了新标准。韩飞主任医师表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累及肾炎以外,患者还有可能发生弥漫性出血性肺泡炎,肠系膜血管炎等,在诊治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时,需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
随着透析患者的存活时间越久,而血管的使用寿命有限,因此血管通路成为近年来肾脏病学研究的另一重点。本次会议也针对血管通路开设专题讲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血管通路组长蒋华的《血管通路的现状和内外科基础》、台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余海峰的《如何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台州医院肾内科徐丽云主任医师的《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的建立及管理》、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陈其军的《血管通路的介入治疗》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脏病中心杨浩医生的《超声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都结合实际案例详尽地解说了血管通路在临床上的开展近况。在血管通路专题讲课结束后,本次学会还组织开展手术演示,PTA模拟、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动静脉内瘘吻合以及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手术模拟演示令医护人员热情高涨。
浙江省重点学科(肾脏免疫学)学科带头人何强教授在其《信息化助力肾脏病学科发展》课中,从信息化角度如何实现肾脏病学科的精细化建设入手,分享了阿里巴巴的“医疗钉钉”,并且在钉钉平台平台的基础上打造“浙钉医”数字化平台,何强教授提供的新环境下利用高度信息化助力学科发展的新思路开拓了医护人员们的思维。
同期开展的台州市肾脏病分会学术年会护士专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黄小飞在会上致辞,她首先对在场护理人员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对温岭一院肾内科发展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她还希望通过与前沿护理人才交流,台州市肾脏病护理人员能够吸收前沿管理模式及新技术以促进新阶段肾脏病护理新发展。
护士们围绕血液净化、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及护理、慢性肾脏病管理等课题展开探讨,护士们还对医院血透案例进行分享。通过此次学术会,在场护士的护理知识得到了扩充,在如何与肾脏病医生更好地配合治疗患者上,护士们也将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为期两天的会议在精彩的讲课中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不仅为肾脏病专家搭建了交流平台,也对台州市肾脏病学学科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