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预防脑卒中生活方式开始 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作者: 王凌云 来源: 文化与网络传播中心 发布时间: 2015-10-28 16:29:15

  10月29日是第十个“世界卒中日”。神经内科医生提醒,市民不可忽视脑卒中,应该从生活方式开始预防,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的疾病。据我院神经内科主任、市中风俱乐部负责人金友雨介绍,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过量摄入脂肪,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等疾病,以及吸烟、酗酒、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金友雨提醒,脑卒中高危人群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效、安全、利于长期坚持服用的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有条件的可定期体检,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等监测。在生活方式上,应该立即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合理饮食,每天适度体育锻炼。

  此外,脑卒中最有针对性的预防就是留神自己身体发出的脑中风“危险信号”。当病人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失语、失神等神经功能障碍,得的可能就是轻型卒中,但由于症状可以完全缓解或者症状轻微,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者重视不充分,之后往往导致灾难性后果,届时追悔不及。

  轻型卒中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风险很高,有资料显示:轻型卒中患者有更高的早期恶化和卒中复发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轻型卒中由于临床症状轻,起病可能隐袭,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容易错过最佳的防控机会,演变为严重卒中。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脑卒中等方面的知识,神经内科还将于28日上午在滨海镇卫生院举行大型义诊活动,活动主题是“关注轻微卒中——防微杜渐,共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