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神经内科18岁了!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8-20 16:57:55

 

        4月8日,神经内科迎来了它18岁的生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该科已经拥有3个病区150张病床,拥有30余位医师,其中主任医师5人。神经内科集门诊、急诊、病区一条龙服务;拥有神经病学教研室、神经电生理室,成立了温岭市中风防治协会;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收住病人4000余人次;2007年跻身医院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市医学重点学科之一,是目前我省县市级医院规模最大的神经内科之一。

老一辈靠“老三样”看病

        1981年,内科神经学组成立。到了1988年,医院开设了神经内科专科门诊。“那个时候,医院还没有CT这样的影像检查设备,我们就靠叩诊锤、钝针和检眼镜这三样看病。”神经内科老主任、副主任医师郑汝林回忆道,“直到1993年,医院引进了第一台CT机,我们才用上了‘新式武器’。”
        1996年4月8日,神经内科病区成立了,设立床位44张。郑汝林走马上任。当时,病区只有8名医师、11名护士。新成立的神经内科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在医护人员们一步一个坚定的脚印下,日渐成熟起来。虽然那段岁月很艰苦,但医护人员们团结协作,作为当时的住院医师,朱金刚用了“感觉不错”四个字来形容。
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壮大
        1998年,金友雨从郑汝林老主任手上接过了接力棒,作为神经内科的负责人,他深知任重而道远,他和他的团队坚定信念:要传承优良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专长树立科室品牌,以优质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
        神经内科重视人才培养,每年派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开展特色诊疗项目。开展静脉溶栓术、DSA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DSA下大脑动脉瘤栓塞术、肉毒素局部治疗面肌痉挛等。MRI.CTA.肌肉组织活检等多项辅助技术的介入,更好地解决了疑难杂症,尤其是急性脑卒中、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室更加注重卒中后抑郁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实行主诊医生负责制,尤其对同一病种实行临床路径,避免过度治疗,提高医疗效率;神经内科三病区还率先开展优质护理,全程护理患者的起居和诊疗,做到无家属看护,不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增加了患者对神经内科的信任。随着医院肌电图室、脑电图室和康复医学中心等科室的成立,更加壮大了治疗队伍。
        2006年,医院还率先在全国县市级医院中设立神经内科独立急诊,使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专科医师的诊治,特别在抢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温岭市中风防治协会的成立,也开创了国内民间社团在温岭范围内全面开展脑血管病预防宣教及防治研究工作的先河。这些都对神经内科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8年来,神经内科还完成了省地市科研立项1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多次成功举办省、地、市学术年会。
        18年巨变,如今神经内科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像个少年一样,风华正茂。“我们希望,神经内科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神经内科同仁们的浇灌与培育下,更加成熟,为医院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造福温岭及周边患者。”金友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