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学术】中国卒中后抑郁障碍最新指南解读及规范化诊疗新进展会议圆满落幕

作者: 周悦纳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8-28 09:47:48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

    为了从多个角度全面研究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寻求并探索协同作用机制,帮助患者有效治疗该疾病。上周末,温岭市中风防治协会联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温岭国际大酒店召开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国卒中后抑郁障碍最新指南解读及规范化诊疗新进展会议。会上,来自神经内科领域的大咖齐聚一堂,共话卒中后抑郁的诊疗与发展。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近200位来自台州市内外的医务工作者参加。

    讲座中,来自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金友雨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卒中后抑郁障碍规范化诊疗指南解读》一课,并从卒中后抑郁障碍总结,从卒中抑郁的定义和分类标准等内容强调卒中后抑郁治疗的重要性及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与卒中预后的影响,同时,金友雨还从发病机制,卒中后抑郁障碍的评估及预防治疗等方面为现场人员进行了具体讲解。神经内科护士长林曦从卒中后抑郁的概念,卒中后抑郁一般护理与心理干预三方面为大家讲解了《卒中后抑郁的护理进展》。

     神经内科鲍贤俊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解了《卒中后抑郁临床表现》,鲍贤俊从我国目前抑郁症现状,易引发抑郁症的因素等内容介绍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并解释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分析PSD在临床上的具体八个表现,强调早期发现患者情绪及行为变化,及时治疗。洪庆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研究》一课,大家科普了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与发病率,脑神经元再生的减少与PSD发病的关系等。

     随后,丽水学院夏朝云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解《卒中后早期抑郁早期诊断及量表评估》,并介绍了早期诊断的PSD临床表现及标准,如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杀等。同时,他为大家介绍了评估抑郁症的简便操作软件和评分量化标准,为临床早期诊断抑郁症及干预治疗提供了科学具体的统计手段。

     由于抗抑郁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金友雨还从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如针灸疗法,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等)三个角度剖析了《卒中后抑郁非药物治疗进展》。神经内科蔡海波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了《卒中伴失语患者抑郁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SADQ-H、SADQ-H10的认可度较其他量表高等优点,是作为评估较好的测量工具,但由于评估卒中伴失语患者抑郁障碍的诊断方式缺乏统一公认的工具与标准,因此积极开展其研究仍迫在眉睫。

     神经内科仇晨峰副主任医师分析了《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进展》,并介绍了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法、注意事项及常见药物的优缺点等。最后,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陆强主任为大家解析了《抑郁症的诊断思路》一课,并详细解读了抑郁症的九个特征,危害,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内容。

     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为参与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平台,会议还进行了互动问答。针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专家们一一解答了大家的提问。专家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令大家获益颇多,大家纷纷表示在此次会议知晓了不少诊疗知识,对日后的卒中后抑郁治疗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