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科普】年龄大了,一抬东西腰骨折了,怎么办?来听听专家浅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外科治疗

作者: 周悦纳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9-11 15:57:50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外最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据数据统计,全球有每年2-3亿人因骨质疏松饱受折磨。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 如何衡量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会有什么症状?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应该怎么办?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本期科普,由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李怀玮主任医师为大家一一作答。
 
专家简介
   李怀玮,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1996年从事骨科专业,曾多次前往上海长征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国家核心医学论文十余篇,完成科研成果两项,其中一项为国内领先,完成省内三新十余项。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各类脊柱疾病的诊治。对于椎间孔镜、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技术都有深厚研究。
什么是骨质疏松?如何衡量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通过骨密度测定可判定骨量,因而骨密度测定也是衡量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为什么骨质疏松患者容易脊柱骨折?
  “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尤其到50岁以后。”
  有研究表面,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仅2012-2015年期间,我国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7.96%,其中,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远高于同龄男性的6%,而65岁以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据推算,至2050年,我国50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的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会升至7.46% 和39.19%。
  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很多,最明显的包括长期疼痛、骨量的丢失,患者骨组织的刚度与强度往往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未患骨质疏松前的一些常规的轻度的运动,在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就会造成脊柱、髋关节、腕关节等部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严重者甚至导致躯体的畸形。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因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的患者很常见,其中,脊柱骨折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0%,髋关节骨折占脊柱骨折的20%-30%。
 
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会有什么症状?
  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往往患者会感到剧烈的后背痛,在翻身弯腰和起床的时候明显疼痛加重,而当直立的时候疼痛又减轻了,背部也可能有明显的凸起 。有些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能也会伴有下肢运动和感觉的障碍或者是大小便的障碍。
  什么样的动作容易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呢?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往往不是严重的暴力所致,而是由较轻的外力造成的,比如起床时动作太快,弯腰抬重物,行走时不慎摔倒,坐车时的颠簸等时候往往容易造成。
 
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当不慎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往往会造成患者剧烈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这时不敢运动甚至连呼吸吃饭睡眠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以往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的时候患者需要卧床6~8周,会促使患者骨质疏松明显加重,使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进一步的加大,同时伴发呼吸道的感染泌尿系的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  。
  有些患者因未有效治疗继续活动,会导致严重的脊柱畸形和长期的剧烈的后背疼痛 。所以一旦有了上述症状后我们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正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应该怎么办?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来搞定!
  “得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我们一般建议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即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
  据李怀玮介绍,这种手术是专门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设计的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首选治疗。目前医院该手术已经开展十多年,并治愈了上万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使患者摆脱了疼痛和生活的不便,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的手术原理是通过球囊扩张复位椎体,再注入骨水泥凝固发热让患者骨折的椎体部分得到复位和固定,相比传统卧床(6-8周),由于手术仅需两个一公分的小切口,在局麻下就可以完成,术后止痛效果快而且骨折椎体有了支撑,避免了椎体进一步的塌陷和和畸形的发生,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及骨量进一步丢失。极大得改善了患者手术的体验方式。
 
做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手术后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因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最重要的病因就是骨质疏松,所以在做完椎体成形手术后也需要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在恢复期间要用腰围保护少坐少弯腰。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骨质疏松?李怀玮建议大家规范作息,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维生素D缺乏患者还可在补钙同时增加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同时,也要保证日常充足光照及有规律的运动。尽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以及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有关骨质疏松点误区解答
1. 既然骨质疏松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那应该与年轻人无关。
 
答:这是错误的,虽然骨质疏松会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加发病率,但并不表示年轻人就能完全避免,这是由骨质疏松的类型决定。
李怀玮告诉大家,由于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是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如长期吸烟、酗酒、或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而我们误以为骨质疏松是老龄后的病只是因为通常我们见到的多为老年骨质疏松症,但这只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类,因此,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如果符合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质疏松致病原因的,都是有患骨质疏松的风险的。
 
2.听说喝咖啡会加重骨质疏松。
 
答:这也是一个误区。这要按咖啡摄入的浓度含量,如果每天过量饮用高浓度咖啡,将影响骨代谢,但如果是适量的喝咖啡其实不会带来骨质疏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