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肿瘤防治】肝区疼痛,这该怎么办

作者: 文/李剑锋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5-19 10:17:12
肝区疼痛、肝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这一期我们邀请肝胆胰外科主任助理李剑锋主任医师和我们聊聊原发性肝癌。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们通常讲的肝癌即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在我国,肝癌的高发区包括江苏启东和海门县,广西扶绥,广东顺德等地。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个因素的协同作用,经过启动、促癌和演进等多步骤过程,以及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可能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关。
 
一、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主要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3.肝大:肝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大小结节或巨块。
 
4.肝癌转移症状:肝癌如发生肺、骨、脑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少数病人可有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
 
 
二、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式及预后
 
 
原发性肝癌手术主要分为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开放手术,对于我们现在临床碰到的可以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来完成,可以做局部手术、半肝手术、段的切除甚至三叶手术,但对于一些无法耐受气腹的,或者有腹部手术史,腹腔黏连无法建立气腹的,或者一些困难部位的肿块,需要做开放手术。
 
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肝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总体疗效有所提高。但肝癌即使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术后用AFP检测及超声波检查定期观察,以尽早发现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三、肝癌病人的饮食原则
 
 
肝癌患者的饮食原则:保肝饮食六原则
 
1、均衡饮食,以主食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2、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以及没有腌制好的酸菜;3、少吃动物油和肥肉;4、不要酗酒,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更容易吸收乙醛;5、吃烧烤时不要吃直接与炭火接触的食物,其含有的致癌物比电烤和加铁板烧烤的要多;6、腌制食品容易微生物污染,会伤肝。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谷类食物。
 
肝癌患者的饮食原则要禁止摄入过量的脂肪和蛋白,脂肪和蛋白过量会加重病情,脂肪过低会缓解病人腹胀、呕吐、恶心等症状。保证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和脂肪对病人是很有好处的。
 
保证患者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也是肝癌病人的饮食原则,维生素对对抗肿瘤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以保证供给患者足够的维生素,比如多吃一些乌梅、无花果、黄花菜、南瓜等。
 
四、原发性肝癌一般用哪些检查来诊断
 
 
检查一般分为肝癌血清标记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肝癌血清标记物检测主要是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和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查,根据指标进行判定。
 
影像学检查包括:
 
1. 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是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 CT检查: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3.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4.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5. 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在B型超声导引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适用于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
 
五、原发性肝癌有哪些治疗手段
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靶向、免疫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肝癌也多有应用。
 
1.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
 
2.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治疗: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原发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术的指征之一。
 
3. 化学药物治疗:经剖腹探查发现癌肿不能切除,或作为肿瘤姑息切除的后续治疗者,可采用肝动脉和(或)门静脉置泵(皮下埋藏灌注装置)作区域化疗栓塞;对估计手术不能切除者,也可行放射介入治疗,经股动脉作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药行化疗栓塞,部分病人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4. 放射治疗: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5.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原先的索拉菲尼到现在的仑伐替尼以及其余各类的百花齐放,选择余地越来越好,效果也越来越得到证明。
 
6. 免疫治疗:从免疫治疗面世到如今,其使用越来越广泛,在肝癌的效果也得到证实。
 
7. 生物治疗:常用的有免疫核糖核酸、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与化疗联合应用。
 
8. 中医中药治疗: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疗不良反应。
 
 
专家介绍
 
 
李剑锋,肝胆胰外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浙江省肝癌分委会委员,承担多项省级及市级课题,获台州市及温岭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擅长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如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道探查、双镜联合胆道取石、腹腔镜下疝修补、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三楼第八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