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突发脐带脱垂 胎儿命悬一线 产科医生全程托举产妇脐带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12-21 13:41:20

  昨天,一则微信《全程托举着产妇脐带,“温岭最美曲线”今天刷爆了朋友圈》在朋友圈刷屏:一名产妇在市一院待产,分娩过程中突然出现脐带脱垂。产科医生陈玲峰全程一直用手堵着脐带,直到胎儿顺利娩出。据了解,这也是该院今年出现的第二例脐带脱垂的产妇。

  医生紧急施救,产妇顺利诞下男婴

  “幸好在医院,不然真怕来不及。”当天下午,产妇小潘躺在病床上,看着脸色红润的宝宝,舒了一口气,“当时听到脐带脱垂,所有医生都围了过来,立即送我去抢救。真的要好好谢谢医生。”  小潘新出生的宝宝,重3700克,评分10分,活力很好。
  前一天晚上12点左右,小潘发现自己羊水破了,后来被家人送到市一院。“等到四五点钟,肚子痛得厉害,被推进产房。”小潘说,自己是头一次生孩子,“原本以为没这么快生的。”
  上午8点,陈玲峰医生在检查时发现,阴道内有一段条索状物,能触摸到搏动。“脐带脱垂。”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她马上想到危害母婴生命的脐带脱垂。  然而,产妇的宫口开了5cm,短时间内还不可能从阴道分娩。而脐带脱垂后,胎儿由于接收不到母亲的血液供应,会在短短几分钟内死亡。当务之急必须立即紧急剖宫产。产科的手术团队立即分工合作,准备手术、家属谈话、联系手术室,分秒必争。

  产科医生保持“托举”姿态,手几乎麻木
  从发生脐带脱垂,到完成剖宫分娩,这短短是8分钟抢救,步步惊心。
  陈玲峰连身上的工作服都来不及脱,她的手始终牢牢顶住胎头,保证胎头上移,从而使胎头与产道之间的压迫解除,避免了脐带受压,为胎儿的生命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同时,产科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术前准备:抽急诊血、术前谈话、联系手术室……麻醉科、手术室、儿科等相关科室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紧急应急状态。术前准备、谈话、家属签字、转运手术室几乎一气呵成。
  陈玲峰的同事笑着打趣道:这是我院今年的最美屁股。
  手术室中,主刀医生龙晓茜从容应对,麻醉师林康在完成了静脉全身麻醉后,严密检测术中产妇生命体征。  听到婴儿洪亮的哭声响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换了其他同事,我们都会这样做的。”手术期间,陈玲峰要一直保持固定的“托举”姿势,并要用巧力往上推胎头并护住脐带,手术结束后,她的手几乎麻木了。
  “母子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安慰。”龙晓茜说,回想当时生产那一刻,感觉就像“抢时间”,“整个手术只用了5分钟不到的时间,还是很顺利的,感谢整个团队的默契配合。”手术室外,接过孩子的家人喜极而泣。

  脐带脱垂,更容易出现在二胎、三胎妈妈身上
 
  据介绍,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亲之间的管状结构和纽带,也是胎儿生命的桥梁,一端连接于胎儿的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是母亲和胎儿之间相互联系的唯一通道。
  产科副主任医师陈怡介绍,脐带脱垂属于分娩期的急症和严重并发症,对胎儿危险极大。脐带可因一时性受压致使胎心供血中断,胎心变慢甚至完全消失。一旦脐带血循环阻断,短短几分钟胎儿就会胎死宫内。
  “这是今年我院出现的第二例脐带脱垂的产妇。”陈主任提醒,产妇特别是高龄产妇一定要注意孕期各种监测,坚持定期产检,如果在孕期检查中发现脐带先露,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膝胸卧位法”,避免脐带过分受压导致胎儿胎死腹中。
  此外,陈主任强调:“孕妇在家中一旦‘破水’,应立即平卧抬高臀位,如胎先露头而未入盆,则应采取头低臀高位的体式,要以平躺的方式防止脐带脱垂,并尽快送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