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吴福根:您的孩子或对牛奶蛋白过敏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8-28 14:25:03

  典型病例

  14个月大的贝贝隔三岔五就会出现拒奶、呕吐、感冒样咳嗽症状,妈妈觉得他体质太弱,在小姐妹的推荐下,买了从韩国进口的蛋白质粉给他吃。当天晚上,贝贝就出现了皮肤瘙痒加重、睡觉不安、咳嗽剧烈等症状。整个晚上,一家人都担心得睡不好觉。次日,他们到我院儿科门诊,找到吴福根副主任医师。吴福根向家长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史,并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落后于同年龄的儿童,面部、颈部长满了湿疹,两肺闻及很多“呼呼”的哮鸣音,相应检验结果提示贝贝的IgE指标高达9900Iu/ml(正常值为<200Iu/ml),过敏原测试显示对牛奶、鸡蛋蛋白、鱼虾及多种食物过敏。吴福根诊断贝贝得的是“牛奶蛋白过敏症”。在经过几个回合的综合治疗、饮食调整后,贝贝复查IgE指标已趋向正常,临床症状也消失了。
  据吴福根介绍,牛奶蛋白过敏症在门诊患儿中并不少见,可以表现为多种复杂的症状,主要是患儿对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过敏原。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各有差异。婴幼儿过敏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拒食、腹痛、便秘和大便出血等胃肠道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表现为湿疹、瘙痒、荨麻疹和水肿等皮肤症状。虽然很多婴儿的湿疹或在1岁~2岁后好转、消失,但相当比例的人会转为反复的喘息、夜间咳嗽、鼻炎、哮喘发作等呼吸道症状,类似于“感冒”。“若此时过多使用抗生素、免疫增强剂,会导致过敏更加严重或者肝功能损伤。如不及早干预治疗,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吴福根说。
  有资料显示,全球配方奶粉不耐受的儿童高达2/3,国内也有近四成的儿童出现对配方奶粉的乳糖不耐受和过敏的情况。我国1岁内的宝宝过敏率高达6.1%,其中牛奶蛋白过敏发生率不低于2%~3%。即使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率也有0.5%,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那么哪些儿童属于牛奶蛋白过敏高危人群呢?“如果父母一方属于过敏体质,那么就应当小心了,孩子有相当概率对牛奶蛋白过敏。”吴福根说,“如果排除了遗传性因素和环境因素,那要考虑是否是免疫状态引起的。”
  当孩子出现过敏症状时,首先要采取食物回避措施。对于牛奶过敏的婴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配方奶和食物,换食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一般回避牛奶蛋白1周~2周后可见效,症状会明显减轻。对开始添加辅食阶段的孩子,要慢慢增加辅食种类,每次添加1种~2种,以3天~4天为一个周期,确认孩子没有过敏症状后,再添加另一种辅食。
  有些父母在宝宝疑似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时,会想到换个奶粉品牌或者使用羊奶、豆奶代替。“这样的做法有些盲目。”吴福根说,无论是豆奶还是羊奶都或多或少含有过敏原(蛋白质或多肽),过敏体质的宝宝吃了后,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交叉过敏反应。因此,他建议,疑似牛奶蛋白过敏症的孩子,父母应尽早带其到医院就诊,做过敏原检测,听从医生建议,选择一些完全或部分水解的配方奶粉。当然,母乳永远是孩子早期最好的食物。
  链接
  配方奶粉共分4级
  第一级是普通配方奶粉,就是市面上可买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适合大部分孩子。第二级是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也称适度水解配方奶粉,适合于预防牛奶蛋白过敏。如果父母本身有过敏史,母乳又不充足,就需要考虑给宝宝添加部分水解蛋白奶粉。第三级是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适合较轻的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第四级是氨基酸配方奶粉,适合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
 
专家名片:
  吴福根,副主任医师,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兼新生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儿科急救学组委员,台州市医学会儿科学组秘书。擅长儿童慢性咳嗽、儿科危重症和疑难症及新生儿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