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太神奇了!腿上的一个针孔就解决了我这10多年来的‘心病’。”近日,年过60余岁的王大妈(化名)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该手术独立开展的在温岭市还尚属首例。
原来,王大妈是云南人,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小时候因为医疗条件受限,一直没有查出病因,直到十几年前偶然的身体检查中发现,当时医生告诉王大妈说开胸可以进行房间隔封堵,考虑到各方面原因,王大妈没有接受手术。直到最近时间,王大妈在一般体力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身体明显不适,遂来医院就诊,心脏超声显示“房间隔缺损6mm、右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医生建议王大妈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听说不用开胸,只需要微创手术,王大妈及家里人最终同意了手术。手术由心内科林斌主任医师和范云操副主任医师联合主刀完成。手术非常成功,第二天王大妈就可以自由下地活动。
范云操副主任医师介绍:“王大妈的房间隔缺损并不是很大,所以潜伏了这么多年,现在出现了心衰症状,但如果不尽早进行手术,任由其发展,就会出现活动耐力严重下降、心力衰竭、重度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据了解,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两种方法:传统的开胸心脏直视手术和经微创方法(皮导管介入封堵术)。传统开胸手术需要通过正中切口或侧切口,让心脏停下来,然后切开心脏,用针将补片缝在心脏上修补缺损,创伤大,且需要心脏停跳。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只需要在大腿打个针,股静脉穿刺,沿着血管将导丝导管送至心脏,再使用封堵器进行封堵,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血流交通的一种心脏畸形。通俗地讲,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医学上称为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就像楼上楼下的四间房子。两个心房之间正常有道完整的“墙”相隔,叫房间隔,两个房间不互通,如果发育不全,会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出现一个“窟窿”,就叫“房间隔缺损”。
大多数ASD患者儿童期一般无症状,多数患者到了青春期后因心脏杂音或心电图等表现异常而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显著的左向右分流导致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和肺血流量增加,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并出现疲劳和运动不耐受等临床表现。
专家介绍
林斌,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台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台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原心血管内科主任。擅长冠脉、起搏、射频等手术,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断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三全天,周四下午(特需)
门诊地点:门诊二楼第五诊区
范云操,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温岭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组秘书。2019年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一年。发表SCI二篇、中文数篇,主持浙江省医学会课题一项、温岭市课题一项。擅长心内科常见病、急危重病的诊治,主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左心耳封堵,具备冠脉介入手术操作能力。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二楼第五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