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多岁的毛阿姨(化名)是个身体硬朗的人,10余天前突然觉得身体难受、乏力,一量体温39.5℃,以为只是感冒发烧,在当地诊所挂瓶。哪知接下去几天反复高烧,这一烧就是5天,毛阿姨被家人送入了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
在感染科,医生检查发现,毛阿姨的肩膀有一处皮肤上有焦痂,这处焦痂有点像被烟头烫伤,中间发黑,四周是红色,像是发炎。伤口小而隐蔽,不痒不痛,毛阿姨对此伤口一点感觉都没有。
经过了解后,毛阿姨生病前爬山时曾有过虫咬经历,感染科主任蔡丽敏主任医师推断她是得了恙虫病。毛阿姨被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经过化验检查,确诊为恙虫病,经过对症治疗后,毛阿姨终于退烧了。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体经感染鼠类获得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叮咬而感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昏迷、抽搐、休克等症状,危及生命,合并多器官衰竭者死亡率很高。因此,恙虫病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因恙虫病患者诸多脏器受损,临床上可见多个器官损害表现,症状复杂,极易误诊及延误治疗。有效治疗恙虫病的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氯霉素、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前三类对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抑杀作用较强,患者多于用药24小时后体温退至正常。
蔡丽敏介绍,毛阿姨也是温岭首例恙虫病患者。她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自己持续多天高烧不退,并在近期曾接触过潮湿的草地、沼泽等,或有虫咬经历,皮肤上有焦痂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的接触史。平时外出时应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避免在杂草、灌木丛上晾晒衣服。如果必须前往野外活动,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位可涂抹驱蚊灵、蚊不叮等防虫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