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医生日志】肺结核并不可怕学会正确预防很重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3-24 13:55:01

 

     记录人:马春莲,市一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记录时间:3月16日

     进入二十一世纪,本已得到控制的肺结核病,又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广泛流行趋势。人们对肺结核的斗争进入新时期,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耐药肺结核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且治疗更为困难,故对肺结核的预防非常重要。肺结核的预防措施主要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一、控制传染源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随痰排出体外而播散,因而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是传染源。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菌量的多少,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内结核分枝杆菌不但数量减少,活力也减弱或丧失。

     结核病传染源中危害最严重的是那些未被发现和未被治疗或治疗不合理的涂片阳性患者。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是对疑似病人,应及时进行胸片或肺部CT以及进行痰细菌学检查。

     二、切断传播途径

     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杨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

     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同时,应做好家庭隔离,病人居住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或紫外线照射2—7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0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70%—75%酒精接触3—5分钟,也能杀灭结核杆菌。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

     三、保护易感人群

     婴幼儿细胞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艾滋病(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可以选择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及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员,如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更应该重视卡介苗接种。

     此外,要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因为肺结核最青睐抵抗力弱的人群,除了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使用免疫抑制的人,很多劳累过度、长期熬夜的年轻白领也容易被感染,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调节好膳食结构,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不抽烟、不酗酒,勤洗澡、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全民健康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需要接触,应该采取戴口罩等预防措施。

     当你或身边的人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咯血,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应迅速到医院查检、确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疗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这些都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