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资讯

【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医院角落,病灶因他们无处遁形

作者: 文、图/潘宇琪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6-21 10:05:38

       在大多数患者眼里,放射影像科是一个“拍片子”的地方,只是设备能够透过表皮看到内在的器官。今天,小编就要为放射科的医生们正名,放射影像科的医生们才不是只按“快门”那么简单。温岭一院放射影像科里各类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躺上了影像设备。医生们了解患者需检查部位后,再熟练地操作起设备来,医生们得把患者待检查部位推到设备的“镜头”前,还需确保拍摄的影像清晰可见,患者躺在设备上眯会儿眼的功夫,医生们已经在门外记录下了无数张影像。

       可能有患者认为拍完片子再等电脑洗个片子就可以领取报告了吧,并非如此。你所见到的放射影像科医生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医生们正默默坐在诊断室内接收影像待做进一步处理。

       诊断室里的医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成千上百张黑白影像,不断滑动鼠标上的滚轮,这是一份需要手、脑、眼配合的工作,患者拿到的CT报告单上的文字部分就出自诊断室医生之手。

       一位优秀的放射影像科医生不仅要像全科医生一样,熟悉了解人体各个部位、各个系统,掌握临床知识,尤其是解剖构造,还要具备操作设备的能力。

      医院每天做CT的患者有600余位,磁共振150余位,那么每位医生需诊断的CT则有70多份,多则超过100份,再加上40份磁共振,每份多则上千张的影像,医生们平均得花上5分钟读取,诊断室的医生们必须得马不停蹄地工作着。

       成千上百张的片子看了个遍,之后,便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医生们开始给片子下诊断,等候室里患者们悬着的心也即将尘埃落定。工作累了,换个姿势后又继续沉浸到“片海”中去……

       凭借阅片无数练就的一双慧眼从几百张片子里快速寻找病灶,为避免漏诊、误诊,医生们会盯着片子看上两遍,如遇疑难影像,医生们可能要花上半小时读片下诊断,更有部分影像需要整个科室讨论再下诊断。

       患者手上的一份诊断报告书,作为就医时的辅助工具,却凝聚着多位放射影像科医生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