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首次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获得浙江省基础公益类研究项目2项;获得地厅级课题立项12项;发表SCI文章19篇;申报温岭市课题63项、立项42项……
2017年,温岭一院科研领域不断传来喜讯。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科研激励政策,开展多方位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医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申报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发表SCI论文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医院科研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由吴忠标领衔的医院泌尿外科、肾内科、中心实验室等团队开展的《幽门螺杆菌与免疫性肾炎相关性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医院20多年来,科研成果上的再次突破,标志着医院科研学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年来,市一院积极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医、教、研共同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增加科研和学科经费的投入,临床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人才立院,人才兴院,一家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去年,医院派送3名访问学者赴瑞客东华转化医学中心研修。引进首位美籍博士后吴林,在他的带领下开展心内科基础研究项目。同时,积极推进领军人才、潜力医师培养对象的人才建设,让一大批优秀的医务人员迅速成长起来。
加大人才培养,助力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围绕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市一院以争创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学科建设管理抓手,将举办“科技强院”系列活动,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建设,加强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科研内涵建设,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市一院制定了下一轮台州市重点学科“保五争八”攻坚计划。强化现有18个各级重点学科及相关学科群的培育建设。在政策、资源、科研平台、相关激励上加大扶持力度,实现重点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引进来”等方式,全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选派多名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及骨干成员赴国外知名医院交流学习。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知名医院进修。
2018年,医院将深入开展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学习,拓展医院医疗人才的国际视野,吸纳国外高水平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医院还将对重点学科及稀缺专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力医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
进军“三甲”,科研项目依然是重点
“2017年,科研成果丰硕。”该院院长陈军政表示,“但对于进军‘三甲’,前方的路困难重重,我们要迎难而上,创造条件也要上。”
副院长吴忠标告诉记者,“三甲”在科研项目这一块有诸多要求和标准。医院要充分利用好转化医学中心等平台,争取高层次科研立项,发表高质量论文。医院还将继续对科技人员、科研项目实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尽可能为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全院医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研热情,多出科研精品。”吴忠标表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医院的科技工作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部分学科带头人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多;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缺乏动态有效的监督管理;学科发展水平不高、不优、不平衡,专科特色不足等,对此,大家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以担当进取的作风、革故鼎新的勇气,奋力开创医院科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