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遗传、感冒、长期佩戴耳机,都有可能致聋

作者: 记者朱丹君 通讯员王超美 来源: 温岭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3-07 14:47:40

      本报讯(记者朱丹君 通讯员王超美)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3月2日,市一院联合声桥听力开展义诊活动,免费帮助市民检查听力,普及和推广听力残疾的预防与康复知识,倡导保护听力,预防耳聋。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共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人,约有80万人属重度、极重度耳聋。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市一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汪文斌介绍,引起听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如发现听力下降、耳鸣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预防耳聋侧重点有所不同。汪主任提醒,主要的致聋原因为年龄和遗传因素、中耳炎、噪声、耳毒性药物、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长期吸烟、酗酒、精神压力过大等。有耳聋家族史或第一胎孩子出现耳聋的,产妇在怀孕时最好做产前诊断,可以抽取外周血或脐带血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建议在孕期20周左右筛查,一般基因检测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是儿童患者的常见病。反复中耳炎、中耳炎诊治不及时,都可能导致儿童听力受损。另外,使用耳毒性药物可能致药物性耳聋,比如氨基糖甙药物。有耳聋家族史的孩子,在就诊前要跟医生说明,避免使用或者谨慎使用此类药物。此外,还要预防耳道异物,特别是七八岁的孩子,要防止玩具零件、钢珠、纽扣电池等塞入耳道。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或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等会造成听力下降,应注意用耳卫生,保护听力。放鞭炮、打架等外伤导致耳聋的现象也较多,市一院每年收治这类患者达100多名。

  据悉,围绕第19个“全国爱耳日”,市一院还将陆续开展听力科普讲座、聋儿基因免费检测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