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晚,徐先生一家三口因食用野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紧急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当天,家住新河的徐先生一家看到自家旁边的野地上长出了不少蘑菇,便采摘了一些做菜吃,没想到这一吃就坏事了。
好在就诊还算及时,医务人员在采取催吐、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同时,3人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出现溶血和肝肾功能异常,目前患者已回家观察随访。
医务人员提醒,因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之事时有发生,市民应注意防范。由于毒蘑菇外观与食用蘑菇十分相似,不易区别,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而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晒干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引起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和幻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威胁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表示,由于蘑菇中毒症状复杂,且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因此,预防中毒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要随便采摘、买卖和食用不认识的蘑菇。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咽部催吐,同时尽快到医院治疗,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尽快排出毒素。就医时,尽量携带吃剩的蘑菇,以便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