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齐心协力创三甲 技术提高促发展

作者: 王凌云 文 王超美 图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10-16 18:33:20

    10月11日,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金玲江主任医师、脊柱外科李宏杰主任医师及麻醉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6小时,终于成功完成了神经外科今年第10例“脊髓肿瘤切除术”。据介绍,这项手术也是浙江省三甲医院评审技术指标神经外科10种手术之一。

    截止10月中旬,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有18个科室达到了浙江省三甲医院技术评审要求。

    “三级甲等医院”是我国等级医院评审中等级最高的级别,在准入资格上,技术指标要求至少有16个科室,完成指定10个类型的操作、手术和病种治疗其中的8个。

    “三甲评审是对医疗技术实力的一次大检阅,建设“三甲”的过程也是医院各项技术和服务提升的过程。”医院郑志坚副院长表示。

    自医院建设三甲医院以来,提出了“三甲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三甲化,三甲工作常态化,持续工作更优化”的口号,坚持“质量、安全、服务、效率”四轮驱动,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技术提升方面,医院出台措施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截止目前,18个科室达到了三甲医院评审技术指标,其中血液肿瘤内科、康复科完成100%技术指标,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重症监护科等科室完成了90%。据介绍,目前建设三甲医院工作还在持续开展,预计将有21个科室达到三甲医院评审技术指标,这一数量大大超过了三甲医院技术准入指标。

    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患者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原来需要到上级医院开展的一些检查和手术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了。

    在临床检验中心,从10月开始,中心开展了病毒耐药性监测。这项技术主要检查抗病毒治疗患者是否对药物耐药,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更换药物。“原先这类检查标本需要外送检查。”检验科主任曾爱平表示,“我们增添了设备,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医院开展这项新技术后,患者可以在一周内取得检查报告,比原来缩短了一半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做好质量控制。”

    在10月12日,一位喉癌患者康复出院了,这是医院耳鼻咽喉科第7例喉癌手术患者。喉癌根治手术是一项四类手术,为了熟练开展该项技术,造福温岭本地患者,医院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肖芒主任医师来院指导。理念的更新,技术从生疏到熟练,“造血”工程为医院耳鼻咽喉科带来了质的飞跃。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建立了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缩短了管理半径,提高运行效率,真正让患者看病少跑腿、不跑腿、就近跑。

    诊疗项目的拓展,技术的提升,资源的整合,给患者带来了便利,也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创三甲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收获很多!”一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创三甲的历程,让科室每一位人员都意识到:在工作中,要不断接受新理念,学习新技术,通过学习,让工作更规范、更细致科学,这些努力最终也都会惠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