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印象非常深刻,医院于1月19日收治了全市首例新冠病例,意味着以我院为先头部队和主战场的抗击新冠疫情战斗就正式打响,医院在紧急召开中层干部动员大会以后,又于1月22日组织召开了各支部书记和内科系统科主任紧急会议”。
“抗疫情一线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疫情肆虐之际、群众需要之时,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工作经历、正当年的医生,作为科室带头人就应该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事实上,当时也考虑过家中有中风偏瘫需照料的老父亲以及高一在读女儿的学习成长,但是跟家里人沟通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们都很理解,表示支持,这让我甚感欣慰”。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潘敏说。
回顾自己的“抗疫”经历,潘敏说在1月23日的科室早会上首先向科室全体人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决心,科内全体医护人员无一退缩、全体响应,要求参加第一梯队,深入隔离病房抗击疫情,科内金莹医生和家人推掉了去澳门的机票和酒店,刚今年东北来院工作的刘颖医生放弃了订婚礼,科室医护人员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科内人员第一批进入了隔离区,6名医生在隔离病房连续工作已近20天,但大家都表态只要疫情有需要,无论多久都要坚持,一个人的力量像一束微弱的光忽明忽暗,但一群人的力量就能激发激情,让光更亮,照得更远。团队成员在危险和困面前的担当和无畏精神,让自己深受感动。
潘敏主任说,大年初一那天,自己的班是上发热门诊,专门负责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患者的接诊工作,记得当时脑海里想得最多就是绝不能漏诊一个疑似病人从而回去引发其他市民感染。和其他一线同事一样,必须穿上防护服,这样里面的衣服总会被汗水浸湿,一焖就是一天,特别是防护镜容易起雾看不清,导致头晕而且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防护服比较紧张,为了减少消耗,连上厕所都尽量忍住,尽可能不饮水,这样可以坚持更长时间。
谈到这些,潘敏主任表示,“这些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我们面对患者期待的眼神,穿上这身白大褂,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
在隔离病区,“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从早交班、查房、中医会诊到下午专家组的病例讨论、晚上的二线会诊,指南更新的学习、讨论,忙忙碌碌的一天,因为防护的关系,双手需要反复清洗、消毒,有的已经出现蜕皮过敏,但是看到隔离患者开始在减少,苦累也值得。我负责的隔离病区医护团队是全市各家医院抽调的精英而组成,整个团队配合默契,充满朝气,作为科室带头人,我为带领这样一支团队而深感自豪”。潘敏主任表示。
潘敏主任向记者说,不知不觉自己在隔离病区“抗疫”差不多20天了,在里面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家里,老父亲也常打电话来询问,叮嘱我保护好自己。
“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是儿女、是父母,但我们更是医护人员,是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去履行!”